国家政府(公务员、选调生)职业发展道路
相信不少学生都听过“管理培训生”(管培)这么一个“高大上”的岗位吧?
企业在招聘储备人才的时候往往会把岗位表述为“管理培训生”、“储备干部”等来加以与其他招聘岗位的区分。管理培训生岗位一般会安排新人在各部门进行1-3年不等的轮岗,在熟悉了整个运营流程和各部门、各岗位工作特点后根据企业发展需要、轮岗过程中的表现等因素给管培生确立一个归属部门及具体的带有管理职能的岗位。企业的管培生如此,国家作为非盈利属性的政府组织同样也有自己的“管培生”岗位——选调生。
政府选调生主要分为三类,有非定向选调生(普通选调生)、定向选调生、中央选调生。
历史数据告诉我们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程度在2018年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外,我还想强调“选调生”在报名资格上门槛的设定。特别是待遇更佳的定向选调生和中央选调生这两类,对特定高校是有专门的要求的,比如中央选调生必须是国家985高校的学生且必须有校方自己推荐才可报名,又比如定向选调生,主要招收985院校以及部分双一流高校的学生,且在报名资格上都有明确的条件说明,在目前全球经济形势下行以及国内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和就业压力陡增的大环境下,建议部分“稳健”或“保守”偏好的学生们在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过程中可以多一些对“选调生”的考虑。
和之前提到的“国家大力鼓励支持优秀大学生赴国际组织就业”类似,中央近年来频发各类重要文件传递指示希望更多优秀大学毕业生竞聘“选调生”。
在国际组织工作的中国优秀大学生们可以通过参与到国际间的交流、援助、合作等环节为“祖国发声”,而直接在国家政府工作则是直接参与到报效祖国和社会的第一线工作中去的最佳机会。
中国的改革开放步伐稳健且不断向好,进一步的国际开放趋势势不可挡,国际组织更需要国家的青年栋梁们前赴后继地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另一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腾飞已久,在近年来步伐放缓但稳中有进的过程中经济体制和结构的转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球贡献我国的技术和热情迫切需要更多的优秀大学生们加入并共同努力。
这里,推荐大家另一本书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文一所著的《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大家在书中可以找到国家公务员们在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积极忙碌又活力四射的影子,兼听则明,国家公务员的形象以及职业发展究竟如何,我们更应该通过更多途径渠道的相关信息获取来辩证客观地思考。
1. 人民团体、事业单位
2. 非盈利组织(NPO,如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
3. 社会组织、中介组织
人民团体指除政府、政府官方机构、企业公司和事业单位以外的团体组织总称。各人民团体的成员基本涵盖了各种主要统战对象(工人、青年、妇女、科学家与工程师、商人、华侨、文艺界等)。
我国的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各级党政机关,教科文卫,以及新闻出版、体育、环境监测、城市建设等等,此外,还有一些机关的附属机构和法律服务所等。许多人认为“事业单位”英文较为准确的意译为:公共服务机构。
中国的公共服务主要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以及部分国有企业的下属单位等共同提供。事业单位的分类主要有三大类:公益性、准公益性、经营性。
同样作为“公共服务机构”,比较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的差异是大学生求职前需要明确的,两者在发起机构、实施机构、报名方式、考试科目、人事编制、报名渠道、职业发展等多方面都有所差异。但总得来说,在入门门槛上,事业单位在门槛整体要比公务员容易不少,在职业发展上在事业单位工作的成长性平均水平也低于公务员。
非盈利组织、社会组织、传统中介组织的就业方面和事业单位、公务员也存在较多差别,除了编制上既不属于公务员编制也不属于事业单位编制之外,在求职方面也更贴近“市场化”的方向,社会工作、公共管理、公共事务、行政管理以及其他文科商科方向均是这些领域的合适人选,而事实上由于这些组织所要服务的社会领域覆盖面广,横跨众多行业和学科,所以理工科、艺术、农学、医学等专业背景的学生一样有合理的机会。
【免责声明】
1、个别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善意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2、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问题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