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职业规划(一)银行
火爆的金融行业——正视现实,摆正心态
金融行业一直被称为收入最高的行业中,长久以来被喻为“朝南坐”银行业从业者2011年的平均年收入为28.37万元,数据采集的样本是当时的16家上市银行;信托领域近年来规模增长迅猛,2010年采集的来自55家信托公司的从业人员平均年收入便达到了36.64万元,而2011年更是攀升到了47.86万元峰值,超过了银行、保险和证券业及其他领域(总收入排行信托>基金>证券>银行>保险)。
社会地位
社会普遍认为金融工作——比如在银行和证券公司工作,是一件很光彩的事,因为大家一直都认为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是朝南坐,效益福利优于社会大多数行业的。
的确,根据平均收入数据来看,金融业完胜几乎所有其他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类金融机构都不会停留在原有的模式上开展既有的业务,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快速地发生着变化。不单单是银行客户经理实际上销售的工作都存在类似的压力,而并非金融或保险或银行业的特殊情况。
就业优势——不断发展的行业肯定会需要越来越多的更专业的人才
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金融业的发展也稳步进行着,国内金融业特别是金融高端行业,如PE(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VC(风险投资基金),内外资投行,内外资商业银行总行、资产管理公司、基金、信托等都对高素质高学历金融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虽然这些较好的工作机遇的确比较难得,但作为打工仔,年薪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收入水准确实是大多数人难以抗拒愿意为之一搏的理由;对于那些有着十足激情和明确目标的金融方向的求职者、在读学生和金融专业申请者来说,这样迎难而上的拼劲值得肯定。有些人告诉我说金融行业过于火热了,大家不该这么一股脑都向这个行业冲,但那些几乎让所有人都垂涎三尺的好东西,往往都是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汗水去换取的,简而言之就是“没人想要的东西或许不是坏东西,但长期受人追捧且确能为人提供高额物质回报和社会地位的东西一定不会是坏东西。”
按金融机构及其主营业务分类
相当大比例的“金融人士”包括一大部分金融专业在读生,甚至不少身处金融业内的从业人员都对金融行业的认知有很大的误区和偏差。如果大家要学金融、研究金融、做金融,请务必先问问自己“对金融了解多少?现实中的金融到底是什么?”
要剖析金融业,了解整个金融行业的组成结构,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业所提供的金融类职位是必不可少的。现代金融业体系已发展得非常庞大和错综复杂。所以存在很多不同的方法,可以按照金融机构的主营方式划分,可以根据金融业务所处的特定领域划分,也可以根据职责性质划分,由于金融体系已经发展得非常庞大,各类分类方式又五花八门。思考再三,决定从两个角度来引导大家理解金融业。
从“大金融”的角度划分,我们可以将金融分为银行、投资、保险等。
银行
按照性质和职能来分,银行有央行、商行和政策性银行(向国家大型建设或贸易项目提供政策性专项金融服务)。我们这里将主要对金融市场上人才需求最大的商业银行进行分析。
非外资商业银行
各大商业银行的分行构架都有所不同,但都大同小异。除去商业银行分行总行内部的一些和金融无大关系的诸如HR,IT、客服部门之外,主要的部门有运营部、贸易融资部、资金管理部、金融市场部、投资银行部、零售银行部、公司银行部、清算中心、会计结算部、私人理财部、信用卡部、资产负债管理部、国际业务部、风控部。有的商行根据自己业务侧重领域不同会有总行直属部门,但许多商行总行的部门却并不一定设立在其总行所在地,主要也是出于地理上的战略考虑。比如有的商业银行将根据市场战略需要将其总行直属的汽车金融总部挂靠在上海——这个周边汽车产业发展比较集中的区域、不少商行将其总行直属的金融市场总部设定在上海——这个全国的金融中心。
对非外资商业银行而言,可以将其内部工作职位按照前、中、后台来划分,前台类工作指的是面向客户、以客户为中心、负责业务拓展的工作,常见的从业人员有柜员、客户经理、大堂经理等;中台类工作负责根据宏观市场环境和微观内部资源配置,行使风险管理(信贷管理)、计划财务、产品开发、渠道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等职能;后台类工作主要指那些负责银行支持和支援的部门,包括业务和交易的处理和支持,以及共享服务,也包括会计处理、IT支持、呼叫中心、信贷审批集中作业部、单证部等。
业内对商业银行的工作还有另外的一种分类方式,不少业内人士将银行分成平行的三条线,零售银行(做个人)、公司银行(做企业)、总行及部分分行内负责审批、决策、产品设计、资金管理、金融市场投资、债券承销与交易等核心部分。这三条线的业务模式基本平行,交集较少,工资待遇和工作性质也有较大差别。
分支行层面上,有的人索性将银行内部分为业务条线和非业务条线,所谓业务条线指的是直接面对消费者,为银行创造收益的人员,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信贷员”(即我们平时常见的客户经理)与柜员;而非业务条线主要指的就是分支行内负责审批、管理、法务、财务等的人员。如果从总行的层面来看,由于可开展业务的范围大了许多,因此业务条线的范围也就相应变大了许多,包括负责债券承销与交易、金融市场外汇期货等产品、银行间同业业务等部门在内都可以算作业务条线范畴之内。
额外补充:
金融业的大趋势是“金融大混业”,而“金融大资管时代”则是金融混业经营的前奏,一些表象上我们可以看到比如保险公司的保险代理人代表保险公司销售保障类寿险产品,拥有一定资质的保险公司也可代理一些基金类的产品,同样,商业银行也代理保险产品(银保)、基金的承销、自2011年4月起券商与信托也可代销保险产品等,这些都是属于金融机构相互合作的模式;而实质上,真正的大趋势是保险、券商、银行都在开发各自的资管产品,由于相关监管政策的逐步放开,其在所吸引的资金来源以及投资标的选择性上呈现出越来越强的趋同性。
2016年下半年以来,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在金融业方向的一些举动比较频繁,大方向上各监管部门逐步开始放手让金融业自由化市场化竞争优胜劣汰,比如利率市场化、鼓励金融产品创新、开拓资产管理业务模式等就是很好的例子,并且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些改革的进展速度也是出人意料得迅速,2016年下半年起至今,多家证券、期货、基金、银行都陆续获得了获得理财资产管理业务资格,可以看得出政府对于改革的决心与执行力。
在大资管时代,银信合作、银证信合作、信基合作、证信合作都将进一步多点开花。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同业的“混业”合作也将愈演愈烈。
但商业银行的生命线或者说最主要业务仍旧是吸存放贷。所以对业务条线银行需要大量的人才,这类人才属于销售型人才,对人的要求极高所以流动性很大,作为销售类工作,在各行各业都是类似的,那就是销售类工作是一把“双刃剑”,做好了上升空间和年收入都是最快和最高的,做不好则迅速被淘汰。在商业银行,众人皆知的一句话便是“客户经理是行长的摇篮。”
相比之下,非业务条线流动性就小得多,业内所谓的非业务条线指的是前台(柜面)、中台(如合规部,稽核部,贸易融资部,信贷审批部、运营部、这类在银行内部运作的部门)、后台(一般指参与产品研发,风险控制,信息管理等方面的部门)。这类非业务条线的工作需求小,对人才要求高。
商业银行的总行和分行有时拥有职能接近的部门,区别主要在于总行一般会对分行对应部门进行战略部署和意见指导,权限高低上也有不同。最后提一下商业银行中许多金融专业毕业生青睐的两个部门——金融市场部和投资银行部,和美国的情况有所不同,美国设有专门负责投资业务的金融机构,俗称为投行,如高盛、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等,但大多数都可混业经营——既可吸存放贷又可投资且对投资的各种限制较小。
但在中国由于监管制度的不同,各类金融机构分别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财政部等不同的监管机构来监督,因此一直以来中国的金融业参照的是一种分业经营的模式,比如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部其实并不能开展欧美投行可开展的投资类业务,实质上更多的是负责一级市场的债券承销(Underwriting)业务(主要是银行间债券,包括短融中票为主[1],其中政策性金融债和央行票据等,占全国整个债券市场交易的一半份额以上),以及一些银行间协作业务、较高风险的银团并购贷款业务、投行顾问式的中间业务等。
中国目前有三种主要债券类型: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公司债和中小企业私募债:企业债。其中短融中票的主要参与机构以银行为主,公司债、中小企业私募债和企业债主要负责承销的机构是券商。
而那些欧美大投行能开展的其他类投资业务在我国由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收到国家监管部门授权的机构开展;再比如金融市场部,其负责包括金融产品的研发(公理财产品和个人理财产品)和风险控制、同业资金拆借,二级市场的债券、外汇、金融衍生品的交易等工作。
值得补充的三点的是,对应我国商行投资银行部和金融市场部的职能,国外该领域存在的细分模式——直接融资业务部、结构融资业务部和资产管理业务部,我国存在以下异同:第一,国内确有银行独立将投资银行部的债券承销业务划分进新组建的直接融资部中,随着这两年债市的扩张,该部门的效益非常不错;第二,国内也存在部分大银行将金融市场部中负责金融产品设计的职能单列出来,重新组建资产管理部;第三,在结构融资业务方面,国内的商业银行还基本没有涉及,现在更多的基本是券商和信托在做资产证券化的业务。
外资商业银行
对于外资银行,和非外资不同的是外资行的管理培训生项目(MT-Management Trainee)由于源自商业化程度高于我国的欧美且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因而更为成熟,对每一个管理培训生的培训和栽培体系也更科学,因此对于应届生而言是个不错的可选项。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各类金融业务都会逐步发展起来向金融成熟的体系靠齐,之前外资银行在国内一度受到一些政策限制,很多业务无法开展,主要以其高端个人理财类服务作为主营业务(这一块是外资行的优势业务),而如今国家加速放宽了对外资行的限制,比如人民币存款业务、信用卡业务、银行间非金融类企业债券交易业务以及香港市场人民币企业债的发行业务等。
此外,各大外资银行的环球金融市场部或环球交易业务部对于不少高学历金融类专业的求职者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业务方向涉及产品开发、产品管理(包括贸易、证券、供应链等)、外汇交易、外币衍生工具、固定收入产品和货币市场产品。
因此广大高学历金融类方向的求职者在寻找银行类工作的时候也可以考虑一下外资银行。
[1]短融中票指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即由国内各家银行购买不向社会发行)和交易并约定在一年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一般发行期限在1年以内;中期票据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并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它的发行期限在1年以上,一般为3-5年。短融和中票已经成为我国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券种,但发行短融中票的企业大多是国企。
【免责声明】
1、个别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善意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2、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问题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