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克斯教你讲故事的秘诀
美国的皮克斯是一家非常成功的电脑动画制作公司,一手开创了动画电影的3D时代。它制作的作品,比如《玩具总动员》,《汽车总动员》,《头脑特工队》,每一部都是颠覆传统,锐意求新。那么皮克斯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公司老总给出的答案是,故事,故事,故事,重要的事儿说三遍。怎么能构思出一个好故事呢?最近皮克斯公司的著名编剧勒沃夫,就总结了几个点,对所有文化产业的内容生产者来说,都十分有启发借鉴意义。那就让我们来看一看。
第一点:先有剧情还是角色,这一点并不重要。勒沃夫就说了,自己就喜欢从里往外写,只要有了一个好的故事理念或者内核,编剧团队就能在创作中,顺理成章地构思出好的故事情节。比如《机器人瓦力》,故事的内核一开始就确定,爱与孤独。那么其他故事情节和设定,比如荒废了的地球,女机器人爱娃,还有长期生活在太空站里的人类,都是编剧在头脑风暴里,根据这个主题,延展创造出来的。
第二点:给每一个角色设置一个脆弱点。大家知道,脆弱点,是人性重要的构成部分。一个英雄主角,有了脆弱点,才能拉近和观众的距离,产生共鸣,比如这个《头脑特工队》的主人公莱利,就是一个11岁,特别敏感,却生活遭遇变故的小姑娘;《美食总动员》的主角雷米,是一只有美食梦,但始终被人类厌恶,同类不理解的老鼠。勒沃夫说了,你只有理解了角色的情感,它的故事才会跌宕起伏,更有丰富的层次感。
第三点:大反派就是主角自己,或者内心的黑暗面。普通影视作品里,主人公那种升级打怪最后战胜大魔王的套路,皮克斯觉得已经太陈旧老套了。所以在自己出品的动画里,主角最终的战斗,是要面对自己,最终让自己实现了某种升华和净化。比如《怪物大学》里,没有一个真正的反派,大眼仔瓦卓斯基和大毛怪苏利文,最终战胜了自己的平庸,怯懦和自高自大,进入了怪物电力公司。这样的情节,在观众的日常生活中几乎天天发生,所以更容易让观众产生移情。
第四:要找到合适的结尾,通常需要对前面的剧情灵活处理。勒沃夫说,皮克斯故事流程的制作并不是一成不变地按照时间线逻辑制作,有时候会故意把已经写好的故事,拆成几个片段,有意打乱他们之间的顺序,看看随意的搭配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最后一点,不要怕孩子理解不了你的故事。勒沃夫说,皮克斯的动画片都有一个特征,从不站在家长那种居高临下的角度讲故事;也不要完全追求那种全知全能,无所不包的叙述方式;严格控制回忆性的场景,也不追求过多的旁白。勒沃夫说,孩子对复杂情感和叙事的理解力,其实超出了成人的想象,《头脑特工队》播出后,许多自闭症儿童都给皮克斯来信,说它的叙述完美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装填和感受。
总之,按照皮克斯的原则,一个真正优秀,能够打动人的故事,是会让观众不由自主地进行情景代入。勒沃夫说,最好的故事,必须要让编写者认为,自己不是在给别人服务,而是故事本身迫切需要通过编剧的手,把自己展示给世界。
【免责声明】
1、个别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善意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2、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问题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