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写学术论文?
咱们都知道,自身的学术成果经过同行评议并在著名出版物发表是许多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职业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如此重要的事情不仅要做,更应该做好。
然而事与愿违,纵观历史,那些甚至足以影响历史走向的杰出科学家也并不一定是好的作家,甚至爱因斯坦也曾有过学术成果未经过同行评议而被拒稿的经历。
撰写一篇学术论文并将其发表在同行评议的期刊上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这令许多同学望而却步:我只喜欢做实验,不喜欢写论文怎么办?既然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我们为什么还要写学术论文?
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第一个建议是:不必喜欢。
有个观点我比较赞同:成功就是把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做好。我喜欢面朝大海,迎接春暖花开,我不喜欢坐在实验室看文献;我喜欢睡到自然醒,然后晒半天的太阳,我不喜欢早起打卡,每周开 1-2 次的例会;我喜欢悠闲的喝个下午茶,再打一晚上的游戏,我不喜欢通宵做实验,处理一晚上的数据。我喜欢的事和不喜欢的事都如此之多,可世界不是为我准备的,机会也不是给我预留的,因此我必须去适应我的研究课题,这是我的工作。
从「不必喜欢」的角度出发,会让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变得没那么难做。但这不会永远都会给予你鼓励,要想真正把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坚持下去,还需要一个长远的激励。在学术研究中,是什么激励着作者通过写作过程,然后是复杂繁苛的同行评议制度,发表他们的作品?
我认为,他们的动机有两种,一种是「利他主义」,一种是「利己主义」,而且大多数作者都是这两种动机在某种程度的结合。
利他主义
人生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相比于立德、立功,立言的难度较低,而发表学术成果就是立言的一种。同行评议的科学出版物是今天传播和存档科学进展的最主要方法,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公共知识集。科学家通过发表学术成果不断挑战、修订和扩展这一公共知识,促进科学甚至世界的成长和进步。
大多数科学家(最广义人文社科领域的工作者)都有强烈的愿望为他们所在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这通常是他们得以成为科学家的主要原因。发表论文是做出这类贡献最直接的方式,因此对大多数科学家或科研工作者来说,这是高度激励和心灵满足的。
利己主义
学术出版物也可以给作者带来切实的利益,从而为自身提供了一个自我利益的动机来写作和出版一篇学术论文。学术出版物可能是毕业所需硬性指标,也可能是职业晋升所必需的参照标准,或伴随着直接或间接的金钱奖励。
学术出版物也是找工作和申请人才计划的硬通货,如 2020 年深圳市针对毕业生的人才引进计划「孔雀计划」中就明文规定,近 5 年,以第一作者、等同第一作者或仅有的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高水平科技期刊发表论文 3 篇者,即可具备申请 160 万元人才补助的资格。
但即使没有这些明显的职业动机,几乎所有人都渴望自己的努力得到认可——我很高兴看到我的作品被同领域学者参考和引用,这也是我发表学术期刊的动力。
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兼合
学术是纯洁的象牙塔,很多同学也许会对我用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这样近乎「功利」的词汇来形容学术而感到不适。我要强调的是,任何监管得当、运转良好的市场都会尽可能地将利己和利他的动机结合起来,学术也不该例外。因此,我认为每个学者,包括我自己都或多或少是这两类动机的某种结合和平衡。
当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不平衡时,问题就来了。特别是如果利己主义变得无限巨大,学术造假、一稿多投、学术剽窃等现象就会接踵而至,这不仅淹没了科学进步的利他目标,更会对整个科学大厦带来灾难。
对抗无限庞大的欲望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断地提醒自己当初为什么会成为科学家或工程师的初心:对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或在科学领域留下自己的足迹。如果你始终保持利他主义的动机,从不妥协,那么个人利益就会随之而来。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教程也有一千种不同的理解。科研的方向千千万,科研的路也条条不同,不变的是,没有一条路可以一马平川不经历任何坎坷。
学术研究是一个「向死而生」的过程,学术研究充斥着外人的不理解和质疑:「搞学术有那么累吗?」「动不动就走极端,现在的学生太矫情了吧?」,面对这些困惑,一个小小的专栏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全部讲解,但是各位亲爱的同学,无论你处于何种困苦,何种抉择,是正在准备考研或正在准备出国,你都不孤独,我都能和各位感同身受,国内还有像我一样千千万万的本硕博同学正在向前拼搏。
希望各位不仅能体会到知识增长带来的喜悦,更能获得继续砥砺前行的勇气。
祝各位在学术的道路上一帆风顺!
参考文献
【1】 Chris A. Mack, How to write a good scientific paper.
【2】R. K. Merto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IL (1973).
【3】T. S. Kuhn,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3rd ed.,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IL (1996).
【4】Editorial, 「Go forth and replicate!」, Nature 536, 373 (2016).
【5】F. C. Fang and A. Casadevall, 「Competitive Science: Is Competition Ruining Science?」, Infection and Immunity 83(4), 1229 (2015).
论文题目怎么选-拟一个好的论文题目
当我们接到论文写作的任务,气沉丹田对自己说声淡定,然后坐在电脑前,面对打开的空白文档,首先需要问自己一个比「论文怎么写」更重要的问题:我的论文要写什么?
「写什么」指的是你的论文选题,而与之密切相关的还有论文标题的拟定,也就是当读者打开你的论文,第一眼看到的那几行大号加粗的字。
因此,作为此次专栏的开篇之作,本文将首先介绍论文题目拟取和论文选题的相关技巧。
写作本质上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科学家大都有一颗「浪漫」的心和超于常人的表达欲望,他们更多的把科研写作当成一个讲故事的过程。在我看来,这和为了哄孩童入睡而编撰睡前故事无异,只不过科研写作并非随意编撰,而是多了独特而严谨的科学内涵,经得起逻辑和历史的层层推敲。
创造性是科学家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如此看来,科学写作似乎很适合科学研究者,因为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是一个科学家成功的关键。遗憾的是,许多科学家并不认为自己是合格的作家,他们发现写作这一任务既令人生畏又费时费力。科学家尚且如此,对于刚刚入门的本科或者硕士同学来说,写作更是一项「无法逾越的鸿沟」。
因此,许多同学纷纷发问:一个好的论文标题到底多重要?如何通过拟一个好的标题来提高自己文章发表的成功率?
我们应该知道,科学论文最重要的应该是科学本身,华丽的文字和抓人眼球的标题只是有效传达信息的手段和工具,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个好的标题确实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幸运的是,在过去的 350 年里,科学期刊已经发展出一种独特的风格、结构和组织,使作者和读者都能容易地从论文中得到他们需要的东西,进行科学思想的有效交流。
要知道,以学术期刊为基础的科学写作和其他媒体(如电视新闻科普、科普文章等)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一区别在于,科学写作的受众范围非常有限。一篇科学论文不可能对所有人都面面俱到。科学论文是一种狭隘的体裁,其目的也很狭隘。它面对的是一个特定的科学团体而不是随机抽取的人类读者样本,科学论文所面对的特定群体已具备基本甚至更高深的科学背景,他们也更容易因某些科学论文标题而引起共鸣。
种种因素的汇聚,使得作者可以通过撰写一个引人入胜的标题迅速抓住这些科学受众的眼球,当然,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好的科学论文标题只是开端,把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内容和科学本身上,通常会更容易产生好的论文。
在本文中,将优先讨论拟定科学论文标题的方法。
语言学学者海斯顿(Hairston)和基恩(Keene)认为,一个好的标题,需要具备四个要素,即「四要素标准」。首先,一个好的标题应预示着研究论文的内容(Predicts content)。第二,一个好的标题应该吸引读者的兴趣(Interesting)。第三,一个好的标题应该反映作者的语气或者态度(Reflects tone)。第四,一个好的标题应该包含所述研究的重要关键字(Important keywords),使它更容易被读者定位、检索和发现。
人工智能是各个领域都广为熟知的科学技术,阿尔法狗(AlphaGo)更是第一个击败人类职业围棋选手、第一个战胜围棋世界champion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在此,我以 AlphaGo 为例,来介绍如何将这四要素标准应用在科学论文标题撰写中。
· 标题一:AlphaGo 与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蒙特卡洛树搜索法等算法的定量研究;
· 标题二:围棋输给了一条狗,还自称阿尔法狗?
· 标题三:「汪汪」;
· 标题四:人类如何战胜人工智能?从 AlphaGo 中学到博弈技巧的定量研究。
上述列举出四个标题,这四个标题可谓是各有特色,按照四要素标准可知:标题 1 描述了研究的具体内容和关键字,其研究的关键内容为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蒙特卡洛树搜索法等,是一类定量分析论文,但其缺陷在于术语太多,读起来晦涩难懂佶屈聱牙,让人望而生畏,同时也不能反映作者的态度。
标题 2 兼具风趣幽默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阿尔法狗疑问和质疑的态度,但是,该标题反映不出作者要研究什么内容,也看不到所研究具体内容的关键字,对于科学论文标题,仅仅有趣是不够的,虽然在我看来,标题二最为有趣,但它仍然不适合做科学论文标题。
标题 3 有点吸引人,看到这个标题会让读者或审稿人忍不住点击进去阅读,但是这个标题仅仅吸引人而已,反映不出任何关于研究内容、作者态度和关键名词的有效信息。
标题 4 是常规的科学论文标题,具备科学论文的四要素,其中,「博弈技巧」是本文的研究内容;「人类如何战胜人工智能」是普通民众甚至科学家都关注的话题,趣味盎然;「如何战胜」这一疑问反映作者态度;「定量研究」则代表了此次研究的关键内容。
当你写一个研究题目时,你可以使用上述「四要素标准」作为指导。但需要记住的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对于写作尤甚。写作是一个高度创造性的过程,从来没有一个一刀切的标准可以衡量出到底什么是好标题什么是坏标题。
因此,「四要素标准」可以作为指导标准之一,不可以偏概全,为了尽可能给大家提供详尽而全面的意见,不有失偏颇,我总结一些其他专家学者对于论文标题构建的建议和方法,列举如下:
· 尽量缩短标题长度。如果标题太长,通常表明有太多不必要的词汇。避免使用诸如「一项针对 xx 的研究」或「对 xx 研究的结果讨论」之类的语言。这些词语即是显而易见的,又是多余的,除非它们必须出现在标题中以点明你的研究内容,否则尽量不要使用。
· 标题太短通常意味着使用了太宽范的词汇,这不能告诉读者你正在研究什么。例如,标题为「人工智能」「中国经济」「生命科学」等的论文就显得太不具体。好的标题不能模棱两可,应该提供有关你的研究重点和/或范围的有效信息。
· 好的标题应该限制在 5-15 个词。
· 避免使用不会帮助读者/审稿人理解论文目的的词汇。
· 学术写作是一项认真且须深思熟虑思考的工作。因此应避免使用搞笑、夸大或抖机灵般的措辞。在标题中避免使用「超级新颖的研究」「世界首次研究」等词句,这样的标题只会降低你研究的严肃性,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 当然,论文写作不同于常规的文章创作,正如我前面所述,在过去的 350 年里,科学期刊已经发展出一种独特的风格、结构和组织,因此,在撰写科学论文标题时,也不必严格遵循语法结构或文体标准。
· 除非众所周知,否则应很少使用缩写词或首字母缩写词。
上述中,介绍了一些科学论文标题的撰写方法,这其中有需要遵循的规则,也有应该避免的操作。希望读者阅读时能根据自身学科和所期望投稿期刊进行综合考虑,取本文精华反哺己身。
除了论文标题的撰写方法,如何进行论文课题选题也是大家关注的另一大问题。
在我们的科学职业规划中,我们经常面临如何选择研究领域的问题。这些决定有时会产生蝴蝶效应,造成令人生畏的结果。因此,在作出抉择前,我们必须在所选的研究领域投入大量的时间进行调研,这样才能在作出选择之时做到有的放矢。
以下是一些有助于选择研究领域的重要提示:
阅读科学文献:已出版的科学文献对研究领域以及尚待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指明了方向。综述(Review)是一类重要的文献类型,综述类文献通常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该领域的重大发现以及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果该领域有足够重要的「未解之谜」,这即意味着长期的科学研究潜力,又意味着未来有足够的科学资金。通常这类研究方向是我们所喜欢的。
参加学术会议/学术研讨会:参加大小会议均有助于我们与同行交流并进行深入的讨论。会议还设有各种主题的海报,这可能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研究领域。这类会议还是学习技术细节或新实验策略的好地方,这在进入另一个领域时通常很重要。
与同行一起集思广益:在寻找研究实验室的时候,找到你感兴趣的东西是很重要的。研究一个有趣的问题会帮助你多走一段路,帮助你做出重大发现。和你的同龄人谈谈他们的经历以及他们研究领域的优缺点。同行也可以帮助审查研究经费,他们的经验和观点可能会提供有用的反馈。
在研究领域中定义重点问题:研究领域可以非常广泛。在没有焦点的情况下,很容易跑题到多个方向。在深入研究之前,确定几个假设和初步实验。在基本假设不成立的情况下,拥有多个假设是很重要的。一旦实验成功,项目出现进展,记住要保持专注。作为你未来科学发展的一部分,学会思考一些可能对实验室其他成员有用的实验项目。
确保研究是可资助的:要继续进行研究,资金是至关重要的。在深入研究之前,先明确所提出研究的意义。如果有了研究意义,才能获得更多的资金用以开展更多的研究。
本文中,介绍了如何拟一个好的论文题目以及如何进行论文选题等大家所广泛关心的话题,希望能够大家带来帮助。在后续文章中,笔者将继续介绍文献综述的相关问题,希望大家持续关注。
参考资料
[1] Hartley James. 「To Attract or to Inform: What are Titles for?」 Journal of Technical Writing and Communication 35 (2005): 203-213; Jaakkola, Maarit.「Journalistic Writing and Style.」 In Oxford Research Encyclopedia of Communication. Jon F. Nussbaum, edito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8)
[2] https://www.enago.com/academy/write-irresistible-research-paper-title/
[3] Hairston, M., & Keene, M. 2003. Successful writing. 5th ed. New York: Norton.
[4]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2017. Organizing your 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paper: choosing a title.
[5] Sushama Sivakumar & Christina Szalinski. How to choose a research area?
在线咨询!
【免责声明】
1、个别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善意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2、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问题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