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学习入门,你需要知道的学习方式
首先,我想明确一种说法,学习语言就像是烘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经过反复的练习,火候到了才能烤出美味的蛋糕。一旦开始,就是一场持久战,所有语言学习者无一例外都有的经验就是,绝!对!不!能!中!断!不管学到什么级别,中断后分分钟从A1开始。
于是,在我看来,我们需要探讨的如何一次学会德语,而是教你如何坚持学习,养成学习习惯,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
想要坚持一个习惯,首先你要了解大脑运行的方式和习惯养成的内在逻辑
我们的大脑喜欢简洁明了富有结构性的东西,所有方法都应该为此服务,你准备的一切都应尽量简洁甚至单一,减少大脑在不断的切换过程中造成的损耗,集中精力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而对于习惯养成来说,两条真理非常重要
1. 思维方式决定行动
2. 习惯是由暗示、惯常行为、奖赏,这三部分构成的闭环回路
我们先来说说思维方式的改变
1. 正确看待德语和英语的关系
很多人选择学德语的理由有点奇葩——英语学不会。如果抱着这种心态,我劝你还是尽早粉转路,别和自己过不去了。就凭着8000多个英语外来词,你发誓要和英语势不两立,那尽管来试试德语怎么对待你。所以,请坚信英语对德语的帮助作用,从现在开始你背的每个英语单词也许都会以另外一种形式和你重逢,学习英语无形之中也会提高德语的词汇量。至于有些同学担心英德互扰,初学者可以在打基础的A1阶段暂时停止学英语,但请不要完全放弃英语。
2. 明确自己学德语的目的
学德语的目的可以简单归结为两个:兴趣和考试。明确最终的目的才能知道在遇到阻碍时如何激励自己,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
a. 对于以兴趣为目的的学习者,在挑选学习材料时相对比较多样化,有足够的了解欲必然可以激励起学习的自觉性。
b. 对于以考试为目的的学习者,学习材料要更加精准,先熟悉考试的特点,有目的地进行复习备考,已实现在最短时间内效率的zui大化。
明确目的后,相信一部分人已经开始主动克服懒惰的习惯,有意识地实施听说读写的各项练习,然而这也并不能保证你可以一直以好的状态学习,下面就需要我们了解人是如何养成习惯的。
习惯的养成其实是大脑为了省力而寻找的方法。看到大脑这么爱偷懒之后,我们便能理解,为什么任务量重的习惯依然还是难以养成。这时我们可以先从微习惯入手。就拿学习德语来说,几乎没有人可以坚持每天背100个单词,练两小时听力,那么将目标设置成背10个单词听10分钟听力就会好很多。请相信我,一旦开始,你每天的学习量一定会多于此数量,内在逻辑就是让自己先乐于开始并且坚持下来,进而慢慢增量,而不是在一开始便给自己设立一个巨大的但是极易放弃的目标。
在明白了这一底层逻辑之后,我们要做的就是建立一个明确的提示,设计合理有效的惯常行动,并且设置最终的奖励。
建立提示——学习前期准备
大脑很懒,提示要简单明了,这个过程的目的就是尽一切办法减少大脑思考
1. 断舍离
断舍离包含两个部分:学习材料和学习方法的断舍离。不少学习者,尤其是刚开始接触德语的小白都会有一个习惯——囤积学习材料,不断搜集学习方法。他们其实是用这些囤货制造一个“我很勤奋“的假象,往往不久之后就放弃掉现有的资料,开始新一轮搜寻。殊不知在反复的切换和搜集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精力,注意力极易被分散,这恰好是不能坚持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每每看到堆积如山的资料都觉得困难重重,无形中就使自己深陷拖延症的深坑。这时断舍离是最有效的方法,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2. 尝试用新的方式记笔记
笔记作为学习时很好的助手,一定要时刻保持很好的状态。
a. 遵循断舍离的理念,选一本薄厚适中的笔记本即可,随时携带。只选一本的原因也是为了避免来回切换,这样可以使自己保持注意力。(可在某宝搜索5R笔记本)
b. 笔记主要用来记录语法和词汇句型,不宜太大,以便随时随地记录和翻阅。
c. 方格(5mm)笔记本,便于分栏做记录。
d. 十分推荐康奈尔笔记法,窄栏记忆单词,只记录单词及其含义,宽栏记忆语法点或者句子,一目了然。最下面可以记录一些当时的想法,一是可以对学习内容进行复盘总结,二是这种随笔似的记录方法可以帮助你回忆起当时学习的场景,是一种和自己对话的方式。
e. 选择两到三根不同颜色的笔,记好每个颜色用于记录的种类,比如,蓝色为标题,黑色为正文,红色是重点难点。颜色太少没有重点,太多则会分散注意力。
f. 准备好笔记本和笔之后,请把这一切都集中装在一个文件袋内,放于显眼并且容易拿到的地方。
有了这些前期准备,开始学习的成本降至最低,避免了那些让你放弃学习的每一个复杂步骤。
设计合理的惯常行动——制定学习计划
经常有学生问我,老师,我这段时间没法上德语课了,但又知道必须要坚持学习,那在没有太多时间的情况下要做些什么来坚持学德语呢?
简单!结合最需要练习的项目,我的推荐就一个——练听力!
究竟如何来练呢?看我来给你分解一下。
首先我要解释明白,为什么是听力,而不是其他的口语阅读写作,原因如下:
1. 学语言的都知道语言包括“听说读写”。“听”之所以放在最前面是有原因的。就像婴儿学习说话一样,语言学习的开始是以听为基础。
2. 听力不能快速练成,必须靠日积月累。不论是考试还是日常,听力绝对是最大的绊脚石,解决掉听力,德语水平平地起飞。
3. 听力练习是最综合的形式,音频可以用来纯听,原文可以用来做阅读分析长难句,查单词又提高词汇量,朗读原文就是在练习口语,背诵文章可用于写作。
你看,这样一分析,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就顺理成章———只要找到一篇合适的听力文章,每天的学习就可以愉快地开始了!
具体操作
1. 挑选合适材料
听力材料选择标准:
a. 难度比现有水平稍高一点,可以选择相应级别的听力
b. 以描述事实的听力资料为最 佳,科普或者新闻,不要文学类或者影视类
c. 一定要有原文
d. 长度不宜超过5分钟
e. 坚持听完一个系列再更换下一系列
推荐:Deutsche Welle出品的系列节目,分各个级别。
Logo erklärt 儿童新闻的经典,适合B1以下
油管上有很多类似的科普视频 如kurzgesagt, meet Arnold, Youknow等等,b站有up主搬运
实在找不到合适资料,就用现阶段的课本,或者其他听力出版物
2. 遮挡字幕听音频或视频(练习听力)
听的过程中记录一些重点
a. 一共说了多少句话。(这种方法可以锻炼通过语调断句的能力)
b. 对 wer? was? wann? warum? wie?等问题进行回答
c. 改变玩儿法,记录每句话动词变位,主语,宾语等
d. 根据记录下来的信息复述原文
这个步骤中听的遍数不限,前提是不能看原文
3. 收集到足够信息后开始看原文(练习阅读)
a. 校对自己记录的信息
b. 阅读原文,分析语法点,查生词,将生词和表达整理到笔记本上
4. 听音频,模仿原声朗读原文
建议用录音软件录音,反复对比异同
很多学习者在经过了初级阶段语音的学习之后,基本就停止了对语音的提升,甚至有人都不知道
德语语调的规律。语音语调不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听力水平,因此在这个步骤中模仿原声的
语音语调尤其重要。
模仿要领
a. 主从句之间语调
g. 举例时的语调
h. 词重音句重音
i. 语速
j. 轻读重读
k. 有能力者模仿德国人的一些说话习惯,如词尾的吞音,惯用词等
语调的模仿以及听力当中的重点强调词涉及到一些听力考试提升的技巧,这部分我再单独写文章详谈
5. 根据原文列要点,再次复述文章,直至背诵全文
设置奖赏—复盘总结各部分练习感受
记录内容
1. 文章总体难度
4. 练习时间
5. 感受(任何感受都可以,越详细越好,比如,我今天听了好多遍还是没有听懂,好气呀。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某某某。。。)
6. 出现的问题及反思
7. 提升改进方法
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每次总结和记录都是和自己交流的过程,让你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当你坚持一段时间后再翻看曾经写下的感受,就是是在和过去的自己对话。这个时候笔记本成了活生生的东西,你与它已经建立起了一种感情联系,它将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笔记本,而变成了你的语言伙伴,这种办法有助于帮助你记录每一个进步,这就起到了奖赏的作用,习惯的闭环也就形成了。能力的提高必然是对自己很好的奖赏,当然,其他的物质精神奖励就因人而异了。
写在最后
经过建立提示——学习前期准备,设计合理的惯常行动——学习计划和最后设置奖赏——复盘总结各部分练习感受,再加上时间的烘焙,相信大部分人都可以快速养成学习德语的习惯,是否可以收获一个美味可口的蛋糕就要看你坚持的时间啦。
在线咨询~
【免责声明】
1、个别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善意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2、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问题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