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读研】中国文化文学硕士(MA)课程介绍
目标:
中国文化文学硕士(MA)课程从人文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中国文化的多学科知识。学科包括历史、文学、宗教、哲学、人类学和语言学。这些知识对于渴望更多地了解该国文化的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那些在教育、政府、商业、工业、媒体、非营利组织、对外关系和学术界等领域与中国有密切关系的人来说,它也是一项重要的资产,可以提高竞争力。
计划要求:
MA学生必须修读八门课程(24学分),并按照大学所有研究生的要求获得2.850或以上的毕业平均成绩(GGA)。在八门课程中,学生必须修读两门必修基础课程(6学分)、两门必修课(6学分)和四门选修课(12学分)。
基础课程
HMMA 5001
|
中国文化基础[C]
|
朗5072 (1)
|
中国文化英文学术写作
|
[C] = 课程可能要求学生阅读中文材料。
(1)经学术主任事先批准可免考(一般雅思成绩8.0或以上,并顺利通过中国文化英语笔试)。获得豁免的学生应再选修一门选修课,以达到 24 学分的毕业要求。
必修课程
HMMA 5002 (2)
|
汉语语音与音韵学 [Pu] [C]
|
HMMA 5003 (3)
|
中国文学史[C]
|
HMMA 5005
|
中国近代史[C]
|
HMMA 5006 (4)
|
中国人类学研究[C]
|
HMMA 5007 (5)
|
中国哲学基础[Pu] [C]
|
HMMA 5008 (6)
|
中国语言:人类学和认知维度 [Pu] [C]
|
并非每年都提供所有必修课程。建议学生在秋季学期修读两门必修课。
[C] = 课程可能要求学生阅读中文材料。
[Pu] = 课程以普通话授课。
(2) HMMA 5002 可以用 HUMA5160 代替。
(3) HMMA 5003可以用HUMA5300代替。
(4) HMMA 5006可以用HUMA5700代替。
(5) HMMA 5007可以用HUMA5800代替。
(6) HMMA 5008 可用 HUMA5230 替代。
选修课程
学生可以从人文学科(HUMA)每年提供的与中国相关的选修课列表中进行选择。多余的必修课学分可以计入选修课。
在 6 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18 学分):必须用英语授课,但可以使用中文阅读材料。经学术主任批准,学生可以参加非 HUMA 课程来满足这一要求。一个可能是非中国相关的课程,但须经学术主任批准。
课程持续时间
硕士课程通常可以在全日制模式下在 12 个月内完成,在非全日制模式下则在 24 个月内完成。全日制学生每学期至少修读 9 个学分,非全日制学生每学期修读至少 3 个学分。经教务主任批准,学生可以休学假,不得超过一个学期。
学术指导
进入该计划后,该计划的学术主任将监控学生的进度。
教师和教学团队:
陈永海教授,博士,多伦多大学,人文副教授
研究方向:古典儒学、宋明理学、道教、德川日本儒学、中日思想文化比较
张郑教授,博士,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人文副教授
研究兴趣:战俘研究作为社会、政治和军事历史;冷战国际史;二战中缅印战区;战时教育和移民(1930-1940 年代);中美关系史;近代中国的选举与宪政
张兆和教授,博士,华盛顿大学,人文副教授
研究兴趣:华南与越南的民族与民族历史进程、主体认同构成与表征、边民文化政治
克里斯蒂安·丹尼尔斯教授,博士,东京,大学人文学科教授
研究兴趣:中国(明清)史和东南亚北部大陆,自治政体的形成,技术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
约书亚·德曼教授,博士,普林斯顿大学,人文副教授
研究兴趣:现代欧洲史、政治和社会思想史、全球思想史
杜燕教授,博士,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人文副教授
研究方向:动画、电影、媒体、中国现代文学与视觉文化、妇女/儿童/动物/机器、旅行/移民/散居、现代性/现代主义研究
傅丽翠教授,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文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二十世纪中国画、明清画、地形画
何杰耀教授,DPhil,牛津大学,人文副教授
研究方向:
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史、民国和社会主义初期的华南农村、近代中国的政治文化和政治象征
James Z LEE 教授,博士,芝加哥大学,文社会科学讲座教授
研究兴趣:
中国历史(帝国晚期和当代),过去人口的比较人口学和社会学,社会科学的谱系方法,中国的高等教育和社会分层
刘建梅教授,博士,哥伦比亚大学,人文教授
研究兴趣:中国现代小说、性别研究、文学与宗教的关系、流行文化、电影研究
刘迪生教授,博士,匹兹堡大学,人文副教授
研究方向:家庭与亲属关系、华南流行宗教、民族、生态人类学、视觉人类学、文物保护
马建雄教授,博士,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副教授
研究方向:民族、亲属关系、旅游人类学、中国和东南亚高地少数民族
孙景涛教授,博士,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人文副教授
研究方向:汉语语言学、词法与词源学、语音与音韵学、汉语方言学、甲骨文、铜文
黄文浩教授,博士,多伦多大学,人文副教授
研究方向:儒家、理学、道家、中国佛教
吴盛庆教授,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文教授
研究兴趣:中国现代文学、摄影史、图像/文字、情感研究
姚玉文教授,博士,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副教授
研究方向:汉语语言学、粤语方言、汉语方言学、句法、语义学
Lawrence LC 张教授,博士,哈佛大学,人文科学助理教授
研究兴趣:中国晚期和近代史、中国社会流动、中国办公室购买、东亚茶史
张敏教授,博士,北京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汉语语言学、汉语历史语法、汉语方言学、认知语义与句法
入学要求
申请人必须拥有大学或认可机构的学士学位,或已获得大学认可的相当于一级学位的资格。具有人文或社会科学背景的申请人将被优先考虑。
熟练掌握英语和汉语对于顺利完成课程非常重要。第一语言非汉语且未在华文大学或华文学术项目完成第一个学位的申请人,需满足汉语水平考试(国家汉办HSK或“新HSK”)的汉语要求。 ”)4级或以上,或同等学历。
语言要求
许多课程以英语授课,但以中文分配阅读材料。由于学术原因,部分课程以中文(普通话)授课。学生必须能够证明精通英语和汉语。
申请截止日期
2022/23 秋季学期入学
非本地申请人*:2022 年 4 月 1 日本地
申请人:2022 年 7 月 1 日
入学要求
申请人必须拥有大学或认可机构的学士学位,或已获得大学认可的相当于一级学位的资格。具有人文或社会科学背景的申请人将被优先考虑。熟练掌握英语和汉语对于顺利完成课程非常重要。第一语言非汉语且未在华文大学或华文学术项目完成第一个学位的申请人,需满足汉语水平考试(国家汉办HSK或“新HSK”)的汉语要求。 ”)4级或以上,或同等学历。
语言要求
许多课程以英语授课,但以中文分配阅读材料。由于学术原因,部分课程以中文(普通话)授课。学生必须能够证明精通英语和汉语。
申请截止日期
2022/23 秋季学期入学
非本地申请人*:2022 年 4 月 1 日本地
申请人:2022 年 7 月 1 日
* 需要学生签证/进入许可在香港学习的申请人被视为非本地学生。
注意:学校保留在任何时候因班级入学人数不足而暂停提供课程的权利。如果必须暂停课程,已支付的押金或学费将退还。
推荐阅读:
《考研后,如何申请香港院校》
《零基础学德语,德语入门书推荐!》
《德语入门小技巧汇总》
《日本哪些专业好就业呢?》
《零基础学日语,快速学习日语进步的方法!》
《日本研究生留学条件》
《日语能力考试简介》
在线咨询~
【免责声明】
1、个别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善意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2、所有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问题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