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UNSW卓越教授马丁·格林(Martin Green)又斩殊荣,喜获2023伊丽莎白女王工程奖(QEPrize)。
和他一起分享这份荣誉的还有他的三位弟子: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安德鲁·布莱克斯教授,以及光伏行业企业家王爱华、赵建华两位博士。
知识点
伊丽莎白女王工程奖被誉为“工程界的诺贝尔奖”,用于表彰那些做出突破性创新从而造福人类的伟大工程师。
今年正好是其创立十周年。
根据IREG国际学术奖榜单评级,该奖居于全球最 顶 尖学术大奖之列,声誉分值为0.51(诺贝尔奖的分值为1.0)。
王 牌实验室
狂刷世界纪录
助力四位工程师拿下这项大奖的,正是不断刷新光电转换效率纪录的PERC技术,即钝化发射极和背面电池技术。
它最早由马丁教授于1983年提出,至今已有40年历史。
而在过去40年间,有整整30年的太阳能电池效率世界纪录都是由马丁教授在UNSW的实验室创造并保持的。
不断突破的步伐
1983年,马丁教授和当时正在他门下攻读博士学位的安德鲁·布莱克斯教授在UNSW研发出效率高达18%的硅太阳能电池,超过了之前16.5%的纪录;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他们又把纪录刷新至19%和20%;
1989年,同样师从马丁教授的王爱华博士和赵建华博士和他们一起实现了超过21%的效率;
后来,马丁教授从理论上确定能实现的最大效率可达30%,于是建议以25%的实际效率为目标;
1999年,在王爱华和赵建华两位博士带头研究下,他们成功达成这一目标。
时至今日,PERC技术已成为最主流的高效电池技术,在全球太阳能电池市场占比高达近90%。
携天下桃李
造福普罗大众
马丁教授及其团队深知光伏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性。
于是,在未申请专利的情况下,他们公布了有关PERC技术的革命性发现,以促进这一领域的发展,从而降低生产成本,造福更广泛的社会。
在恩师的影响下,马丁教授的学生们毕业之后也纷纷投身光伏行业。
他们致力于让科研成果实现大规模生产,让能源匮乏的经济不发达地区也有希望用得起、用得上太阳能这一清洁能源。
2006年,在UNSW度过多年时光的王爱华博士和赵建华博士成立了中国第二家大型太阳能制造企业中电光伏。
而此前的中国 第 一家——尚德电力的创建者施正荣,也是马丁教授的得意门生。
对于自己学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这些成就对世界产生的重大积极影响,马丁教授感言非常自豪。
“作为工程师,我们的使命就是不断改善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而伊丽莎白女王工程奖的基金会主席也对此次获奖的师徒四人给予了分量十足的褒奖:
“
伊丽莎白女王工程奖表彰的是一次又一次挑战不可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愈加美好的工程师们。
我相信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必须以全球能源转型为导向,这样我们才能为地球和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人实现净零排放。
PERC太阳能电池技术已经并将继续成为这一旅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线咨询>>
有留学问题?快添加武汉留学课代表咨询(whxdfqtxzs 武汉新东方前途小助手),给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