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是,面对职业发展,一些海归仍深感迷茫,甚至有人在多次跳槽后,感叹当初留学“根本就选错了专业”。
目前海归就业现状如何?导致海归迷茫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在准备留学之初正确选择专业?
海归就业的尴尬现状
近年来,留学海归们在求职时都常有这种感觉:在应聘某一职位时,有着海归背景的竞聘者越来越多,找工作的竞争比以往激烈不少,甚至海归光环也不复存在。
这是因为,近来年,留学生回国人数飞速增长,海归求职人数增长了6.9%。
虽然出国的同学来自五湖四海,但海归回国后,就业城市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导致求职者扎堆,竞争激烈,普遍薪资水平也令人失望。
据相关数据报道,留学生归国薪资主要集中在6k-8k,4成左右的海归学生月薪在6k以下,68.9%的人认为这远远低于他们的期望工资。
但事实上,有老师表示,这是否是我们对留学期望过高,真的把出国深造当成出国“镀金”?关于留学这件事,我们该怎么评价其性价比?
留学让我们不再迷茫?
虽然许多家长寄希望孩子能通过留学这段经历“弯道超车”,弥补国内学历上的劣势,但留学其实并非捷径,使孩子就此高人一等。
而对于同学来说,能出国留学,也不意味着你的能力会比在国内上大学的同龄人更出色。
摆平心态,留学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想来应当是更明确的职业定位和广阔的人生视野。
留学深造的含义是在所学专业上不断前进,以达到更加精深的程度,这样在将来回国找工作时,才能拥有更强的专业竞争力。
数据显示,海归“职场试错率”高达62%,近6成的留学生回国后有2次以上的跳槽经历。
因此,强烈建议每个人在留学之前花点时间,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
Tips 1:选择专业时,要以职业为导向
在留学选择专业时,相信多数人都思考过这样两个问题:该不该选择热门专业?还是选择有兴趣的专业?
首先,“热门专业”并无具体定义。
从一开始的会计、金融、社交网络平台,到现在的人工智能,就业热点的周期非常难以预测,热门专业的变化速度也无规律可循,也许到毕业回国时早已被“新宠”取代。
因此,在选择专业时,必须要以职业为导向,进行倒退式匹配。也就是说,同学应当先明确自己将来希望从事的职业方向,然后选择专业。
以金融专业为例
首先需要明确该专业两个主要就业方向:Banking& Trading。这两个领域有什么不同?将来主要从事的工作是什么样?同时,还要综合参考自身能力。
Banking领域的工作可能需要很多加班,需要很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样的工作适合我吗?收入如何?工作成就感大不大?发展曲线怎样?
不停地询问自己这些问题,再经过长期准备,才能最终确定一个最属于自己的专业。
Tips 2:转变观念,尽早进行职业规划
国内学生最大的问题便是认为自己只用好好学习就好,而国内家长最大的问题便是觉得孩子只要学习上去了,将来职业发展必然顺利。
然而,书读的好,和未来好的人生发展并不相通。
在当今时代,好的职业发展不仅需要尽早开始规划,更要求一个人全 方位的职业能力,例如责任感,自控力,沟通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抗压能力等等。
如何提升职业能力,这才是关键所在。
Tips 3:重视实习,让求职事半功倍
在职业能力方面,最重要的是要重视实习。
据统计,68.9%的95后应届生在求职时有1-3份实习工作经历。
从另一方面来看,实习也能让归国留学生寻找工作时事半功倍。由于先前有实习经历,学生已经初步了解自己想要从事的行业和职业特点,大大降低先前提到过的“职场试错率”。
在面试中,一些海归同学常会发憷面试,觉得自己虽然有留学经历,面对公司面试官仍然无话可讲,无法突出优势。
而实习经历便可以化解你的紧张,让你和面试官有更多可以探讨的话题,也给了你一个机会,把面试话题导向自己擅长的领域。
有时,实习本身便是一份return offer。有的海归同学在大公司实习期间努力工作,优秀的个人能力给公司留下深刻印象,最终在实习结束时,被公司邀请留下,得到了一份心仪的工作。
因此,不管是还在筹备留学的同学,还是已经在海外上学的同学,都要重视实习对于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