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姓名:
W
同学
GPA成绩:90+
SAT总分:1450(1280)
所在高中: 普高
TOEFL成绩:105
代表性奖项:
2019年度“希望之星”演讲大赛全国高中组三等奖;
全球模拟企业家大赛(Model Entrepreneur® Competition), 亚洲版,第九名,入围决赛;
全国教研成果一等奖,生物论文获奖全国教研一等奖,社会学论文获奖校级优秀学生
代表性活动(中文):外语爱好者(自学法语,德育,俄语,拉丁语;计划大学学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自学炒股创建二手书交易平台,盈利捐赠贫困学校创建高级金融计算器和阅读软件并放网上创建和维护商赛信息网站学校艺术节导演研究和生物和社会论文撰写
最 高录取院校:
综排3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其他录取院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39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 Champaign-48
Ohio State University-Columbus-54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University Park-57
01
见面初印象
在见W同学前,我对他的了解仅局限于他提供的希望之星获奖和两个论文获奖。所以我也很期待我们的初次见面,希望能够进一步更多地了解接下来一个申请季的小伙伴。W同学究竟会上是怎样一个男孩呢?
终于在首次面谈中,经过抽丝剥茧的挖掘他的活动和讲解美本文书 写作的要求,我了解到了他是一个语言爱好者,炒股自学者,学校活动参与不多,但自主创建了多个软件和网站传播信息和做志愿者活动。
除此之外,最最震撼我的是他对于目前国内外教育模式的“质疑”以及自己对于教育改革的“真知灼见”。我确信,在我们沟通教育模式和改革这个问题时,他独自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了至少半小时。期间我没有打断他,还给他递上了一杯水以缓解他的口干舌燥。
02
将学生自己想法融入文书中
不得不承认,他对于教育的想法和执着是很触动我的,我从未见过如此激情澎湃的学生。因为文书是展现学生思想和特质的补充,所以W同学表示希望就将他对于教育的看法写成主文书时,但我内心实际是忐忑的,毕竟他目前的想法还不成熟,更多的是提出问题,但是没有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给人的感觉可能更多地是”激进“,”偏颇“与”局限“。
而且主文书如果真的只对一味地提出对教育的看法,而不涉及个人的经历和思想也是铤而走险的。他虽然同意我的担心,但还是想要写出自己内心在意和追求的东西。我尊重他的想法,但是让他先按照我们沟通的想法先将Common主文书和UC四篇文书的初稿素材先写给我看看。
03
高效率,强执行力
W同学是个非常自律和高效的男孩,在我们初次沟通完的一周内,他很快将需要的活动补充以及其他申请文件的扫描件提交给我了,同时也如约将两大系统的文书初稿写好发我微 信了。
记得我是在8月15日晚上8点下班的地铁上看完他提供的文书素材的,当时看完心情很开心地在工作群发了一条信息”刚刚看完了一个学生反馈的加州文书,写的真不错!看完好激动,学生很有个性和想法,这次没有无趣的素材了!“ 但是针对他Common的主文书洋洋洒洒地写教育想法的,我还是踟蹰了。
在接下来的部门内部的文书头脑风暴会上,我也单独将W同学的教育文书简单作了分享以便其他文书老师们能够给与一定的建议。最后大家一致建议让我换素材。
04
文书面临大修改
于是我再次联系了W同学建议他是否可以换素材,而且如果坚持写教育,我们就需要重新布局书写思路以及调整过于尖锐和批判的内容同时给出自己的改革方案。他写教育的态度很坚定也愿意按照要求修改和补充相关内容。
用它的话说,”我希望在文书中写出我最真实的想法和见解,而不是遮遮掩掩。如果我连写都不敢写,又怎知没人认同,我又怎敢在未来去完成我的教育改革事业?“ 我尊重也赞同。 文书内容和思路一旦定下来,接下来是选词和用于的斟酌调整,整个文书进展也很顺利。另外,W同学和妈妈也在推荐下写作中提供了诸多的实例支持,让整个申请的内容相辅相成。
05
完成“面试梦”,如愿上大学
最后,谈谈W同学的”面试梦“。绝大多数国内的学生在申请大学时可能都抱着能不面试就不面试的想法做申请,但是W同学偏偏不一样。他应该算是为数不多的学生会在初次见面就直接问我,”老师,您知道哪些大学需要面试吗?“ 以及在早申请阶段申请完PSU和OSU(T:94 SAT:1280 无写作) 后问我为什么这两个学校不要求面试?其实,从第一次见面中他的侃侃而谈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表现欲特别强的孩子,所以他想要借用面试这个平台让招生官更多的了解他的想法,而且这些想法他也几乎也会每天在心里琢磨一遍。
最终他如愿以偿的面试上了。1月5日Stanford发邮件让参加Initialview, 然后我们注册了1月15日的面试。在发送和指导了相关面试应答技巧后,两天后我们就收到W同学的面试视频。
虽然W同学觉得看自己的视频很尴尬没有亲自看视频(这时候还害羞了,略显可爱的一面),但是我和同事看完还是觉得整体不错的----跟我们生活中看到的W同学是一样的自信,善于表达和健谈,谈了自己的教育想法和多外语学习方法。这也算是圆了他的一个梦想。
1月22日,Columbia的校友也给W同学发邮件参加校友面试,这次W同学比较从容了。
W同学的申请季是成功的,因为他竭尽全力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不遗余力!
如果您对本文内容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