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指导丨美国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子
2017.10.23
浏览
来源:武汉新东方前途出国综合整理
摘要:
见面就问“How are you?”
一些在美国生活了几年的外国人觉得,美国人有点虚伪。以上面这句问话为例,外国人认为对方问我“你好吗?”,一定是很关心我,希望听我讲讲自己的近况。然而通常美国人在问过后,就继续走开了。
凯莉说,其实“How are you?”与“Hi”、“Hello”这样的问候语没什么区别,都代表“您好!”的意思。除非你在诊所或具体的环境下,医生或对方问你“怎么样?(How are you?)”,才是他需要认真了解你情况的时候。
在美国,无论是在社区、学校、公司或其它公共场合,相识但不一定相熟的人碰面后,通常会问一声“Hi”或“How are you”,以表示礼貌和尊重。这意思是说“哦,我认识你,你好吗”。否则,相识却不打招呼是很不礼貌和冷漠的表现,大多数美国人不这样做。
凯莉说,在同一个社区,彼此不相识的人,见面也会打招呼,因为大家在同一处居住,互致问候是非常暖心的做法。
“因此,当你听到对方说‘How are you?’,这不代表你需要停下来仔细说说自己的情况,你只需答一句‘Fine,thanks’就好,或也问候对方一句‘How are you’”。
“美国人追求拜金主义”
美国人注重个人的发展、财富的积累和事业的成功。财富水平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因素之一,但这不是美国人追求的唯一目标。
凯莉说,长久以来,许多美国人选择从事公益慈善事业、教书、护工、紧急救援和社会工作,并成为自己的职业发展。这些行业都不是能赚大钱的地方,却一直不断地有美国人的加入和付出。
并且,美国人很小就注重做义工,从中了解社会的不同层面和需求。许多人从中对人生有了更新的了解,有些人因此选择从事护士、医生或助教类的工作作为职业发展道路。
还有许多家庭自第三世界国家领养贫困儿童,这种做法也相当多见,尽管再养育一个孩子意味着给这个家庭增添更多的财务负担和社会责任。
许多大富翁都是慈善家;
美国的多数大富翁,如巴菲特、比尔?盖茨等都有自己的慈善基金会,用于帮助其它企业、组织或个人的发展。回馈社会是多数美国大富豪的价值观。
凯莉说,刚才提到美国人有“乐善好施”的传统,这点同样适用于大富豪们。并且,多数美国人认为,富豪们有义务向社会或他人伸出援手,因为他们拥有和掌握了国家的大部分财富。
许多财团或个人基金会都有助学金或奖学金项目,专门为没钱上大学的学生们提供资助。一些成绩优良但家庭收入不足的学生们,如果去这些个人基金会寻求帮助,大多会得到满意的答复。
“如果你在社交场合碰到哪位大富翁,你甚至可以直接上前搭话,告诉对方你在学费上遇到困境,请求对方提供帮助”,凯莉说,“通常,对方不会轻易拒绝你的请求,他会把助理或基金会的联系方式给你,请你继续和他们联系”。
美国人也有社交恐惧症;
美国是个多元文化并存,又注重个人价值的社会。许多人认为,美国人热衷社交,哪里会有社交恐惧症?
然而,这并非完全准确。凯莉说,美国人喜欢聚会,但也时常在聚会中感到不自在。她说,自己经常在陌生人多的聚会中感到不适应。
“如果遇到说话投缘的人,还好。否则,我会找个借口,告诉主人我需要提早离开。”凯莉说。
“通常最喜好聚会的还是年轻人。他们精力充沛,喜欢结交新朋友。而对于不少中年和老年人,他们对聚会的热衷会越来越少。”
凯莉说,通常在聚会前,可以了解一下新闻,作为聚会中的谈资,但涉及政治、宗教或争议性话题最好避免。
想知道更多关于美国留学生活的知识?点击免费和新东方名师沟通》》
接口获取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