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申请国外高端院校Master学位的申请者来说,CV的重点并不完全在于生活经历。而在于学术和实践上。就北美申请来说,硕士学位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PhD学位主要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所以,对于硕士学位申请者来说,国内本科阶段学以致用的经历是很有吸引力的。对应简历就相当于是Work and Internship Experiences这部分内容了。对于实习经历较多的同学来说,我们每个实习的内容就要相对少一些。第一行,我们可以简单的囊括时间,实习的地点(公司名称或团体名称)以及我们的职位或者工作性质。下面分条简单的阐述我们的responsibilities就可以了。
对于实习经历较为少的申请者,我们可以略微在每条实习经历上下点功夫。比如可以用20个字简单介绍一些我们的工作,写一两句话,然后再说responsibilities即可。
我的校园生活经历比我的实习经历多怎么办?
有很多同学,实习期间就去过一家公司,并且并没有干多长时间。剩下的都是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例如手拉手,送温暖等爱心公益活动等等。对于这种情况,我一般会建议同学们将这个实习经历细化,然后选取其它公益活动中有代表性的几个来写就可以了。因为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只能证明你是一个对生活有向往,并且乐于助人的人。是我们性格方面的集中体现。对于这些经历,不在多,而在精。而对于实习活动来说,正如前面说过的,硕士学位重视培养应用型人才。我们在描述这仅有一次的实习经历时候,应该把更多的重点放在我们学到了什么。比如之前我们的只是是停留在书本上的,而通过这次实习实践活动,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也了解了理论与实践的切合性和差异性。用最简单的语言,将这次实习经历的内容丰富起来。
总体来说,Master简历要控制在一页或者一页半A4纸即可。
申请PhD,硕博连读项目的简历
对于申请国外,尤其是北美高校的PhD项目申请者来说,我们的CV从内容设计上,与前两种是有很大区别的。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说,科研项目和学术经历无疑是简历最主要的部分。而所谓的社会活动,课堂活动,学校活动等,这些都是非常次要的了。所以,在进入到简历主体部分的时候,要把我们参加过的科研经历较为详细的按照时间顺序或者其他逻辑顺序阐述出来。
从篇幅的要求来说,PhD申请者的简历是可以写到两页A4纸的。这就给了我们很大的发挥空间。而AO(Admission Officer)最想看到的,其实正是我们所做的科研成就。在PhD项目申请的简历中,对于科研主体部分,我们一般设计为以下格式:
第一行,时间,项目名称
第二行,指导老师,在项目中负责的部分。
第三行,主要的职责和工作任务(条目方式)
第四行,写一个简要的,100字以内的Description,这部分有点类似于我们论文的摘要部分。简单的描述一下科研的过程和目的。
第五行,关键词。
如果我们是在国内研究生毕业后,又继续申请的PhD项目,那么我们的简历自然可以写的很丰富。如果我们依然以本科作为起点,我们就要注意在本科四年中,尤其是理工科学生,要寻找导师,争取做项目的各种机会以丰富自己的软件背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