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第一次参加雅思考试,最后总成绩是8.0分,阅读9.0分,听力8.5分,口语是7.5分,写作是6.5分。他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也从未出过国。下面我们来看看他的考试经验——口语篇。
原文如下:
口语篇
口语呢,其实我没有复习口语,我需要告诉大家的是,蹲点神马的可以(虽然我当时没有去),但是一定不要在蹲点之后,回去把每个题目写成一篇课文背,那样是最傻的,那只会占用你的大脑,在考试时一旦遇到你没背过的东西,你立刻就傻眼了。
不过我的考试经历也挺神奇的,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吧。
口语考试分为三部分,大多数人总是把所有功夫下在第二部分上,认为第二部分是最最重要的,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哦(第二部分在整个口语考试作用上通常是最次要的,很多人都没有明白这一点)。
我在考试时,抽到的是一道特别无聊而且扯淡的题,题目是让你形容一个家庭,不能是你自己的家庭,家庭有多少成员,每个人都是什么角色,做什么工作,有什么爱好。当时给了我一分钟准备的时间,我花了40秒钟,几乎什么也没有想出来,当时在我脑子里德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这题目太扯淡了。。。于是,等到我答题的时候,我就胡乱扯了几句话,说了不到一分钟就实在没什么词可说了。。。然后老师就告诉我时间还没到,让我keep thinking,然后我又想了一会儿,就告诉老师,这个话题我实在没有什么可说的,我也不认识这样一个家庭,我们直接跳到下一部分吧。
一般人可能在这个时候就觉得这次考试已经完蛋了,但事实上我最后拿了7.5分,虽然因为第二部分没发挥好影响了最后的成绩,但是显然它完全不是什么致命的打击。口语考试最重要的是第三部分,考官会问你一些比较涉及深层次讨论的问题,涉及了一些历史,传统,人文的东西,当然考官不会真正跟你‘讨论’的,比如我在说道一些问题时就会反问她问题,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考官只会非常简单地用几个词回应你,这对于正在考试的学生来说可能会觉得很囧,我当时就感觉很囧,觉得老师是不是觉得我的回答很无聊,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因为考试的全过程都是录音的,与其说是你在考试,不如说是你何老师在一起考试,老师也是比较紧张的,他们生怕会占用太多的时间说话,这样是不符合考试规定的,因为我们才是接受测试的人。
但是如果你想问他们问题还是要问,因为外国人很喜欢这种互动交流的感觉,这有助于你给老师留下好的印象。其实不仅是外国人,就是中国人在一起,大家也不会喜欢一个人不考虑其他人感受和想法喋喋不休地说,其实我觉得,口语考试就好像是我到了酒吧去跟一个陌生的外国人搭讪,首先了解对方的时候就要给对方留下好印象,交谈才能愉快地进行下去,(这就是口语考试的第一部分虽然很短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的原因)然后就会开始找到一个话题,进行深入的交谈,紧张和错误在考试的过程中是难以避免的,这时候不要去刻意地修改,而是在下一次遇到同样的词时用对。
打个比方,我在考试时就遇到了很多我自己平时说话从来都不会遇到的错误,比如我说了much people,当我说完时我也意识到了自己说错了,但我没有停下来重新说一遍,因为那是在刻意强调你的错误,当我第二次再此说到people时,我自然而然用了many,老师就明白了其实你是知道的只是口误,记住一个错误一旦说错并被你发现了,就不要说错两遍,如果你第二遍再次说错的话,老师就会知道你是不知道这样说不对,那么他肯定会给你扣分的。
类似的还有时态的运用,人称对应的谓语,冠词和单复数加s的问题,有很多很多,说错了就错了,老师主要是去理解你的意思,语法是次要的东西,当然不说错更好,这是在平时练出来的,和考试时的心态发挥都有关系,考试时只管说你想说的话,句子语法部队都没关系,尽量让人家明白你的意思,如果你想口语考出一个好成绩,就一定要相信我在这里说的话!什么时候你需要重新说一遍呢?如果你某个词说错了,老师露出疑惑的表情,表明她没有听懂,这时你要赶紧改正过来,不然如果你继续说下去,这句人家没有听懂的话肯定就会让你少掉0.5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熟悉外国人思考和说话的方式。口语考试,考察的不仅是语言,也是情商,你要照顾到听的人得感受,然他们时时刻刻保持快乐的心情,如何让别人快乐呢?试想一下,如果别人问你一个问题,你想了半分钟才回答,说话时还一会儿低下头,一会儿望望天花板,别人能高兴吗?
如果我是提问者的话,我能忍耐的等待时间也只有10秒钟,大多数人都是这样,雅思考试考察的主要是对话能力,交流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应该是不需要思考的,至少我是这样,对方的问题可能最后一个单词还没有说完,我就已经开始回应对方了,因为第三部分的这些问题,无论是否有深度,都是很贴近生活的东西,是一些不需要思考就可以说出来的东西,然后你就可以在说话的同时一边思考接下来要说的东西。
很多人却喜欢停下来思考半天然后再作答,他们不是没有可说的,而是在试图组织语言,组织起半分钟的答案,有这个必要吗?无非是说话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考官是绝对不会因为你扯得太远给你扣分的,前提是你听懂了他的问题。你每让老师多等你10秒钟,你的分数就会少0.5分甚至1分。
还有,外国人忌讳在说话时东张西望,那会让他们觉得你这个人人品不够好,我觉得换做中国人应该也是这样觉得吧,你又不是被审的犯人,干嘛东张西望呢?不过也不是说你要直勾勾地盯着人家,那样会加强你的紧张情绪,考官也不会一直看着你,以免让你感到紧张,那什么时候你可以不看她呢?在一些句子之间连接词的时候,在你说emm,well,so,and,but,you know 的时候,你可以低下头,或者转换你的视线;但是当你说到某个很重要的事情或是你非常想表达给对方的事情的时候,你要学会:睁大你的眼睛,身体前倾,加上你的肢体语言。这就是外国人说话的习惯,相信很多盆友也发现了,外国人面部表情和上肢的语言都异常丰富,至于这个怎么练习,我没有太好的办法,当你跟外国人接触很频繁的时候,你就会渐渐受到他们的影响。
但是我们要知道一个前提,在说话的方式上面,西方人是优于东方人的,因为他们的表达方式使得他们的表达更富有感染力,用英文说就是more impressive。那些希望口语考出好成绩的同学,希望你们可以多观察西方人说话的方式,平时有机会多跟外国人交谈,这是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提高英语口语交流能力的办法。有很多人文章读的很好,演讲比赛也发挥出色,可是一道跟人家说话,就憋不出词,这就验证了一句话,经验才是王道!(众人:有这句话么。。。=。=)
我在和很多美国,英国人聊天时都讨论到这个问题,中国人口语成绩差不是因为他们有口音(广东地区的人除外),而是很多时候中国人能说出很多复杂的词汇,但是却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这是中国英语教育上面的一个误区,中国孩子学英语,主要精力实在手头上和背单词。所以他们觉得英语枯燥乏味,事实上,学语言怎么可能比算数学题更枯燥乏味呢?
做数学是在做别人为你设定好的,模式化的东西,而学语言,则是充满自主的创造力的东西,当然,这不是从背单词中获得的。说话,不论是英语还是中文,都不是建立在词汇的复杂程度上的,如果一个人说话动不动就之乎者也地蹦文言文,你会觉得他是个正常人吗?
大家有时间的话不妨去听听哈佛幸福课,各种名人的大学演讲之类的东西,只要你是高中毕业,90%以上的单词你肯定都能听懂的,一张口说英语就全是GRE词汇的人,还是人类吗。。。?电影‘社交网络’一开始的时候的一段剧情,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当在酒吧里,男主角用他的语速和各种奇怪的单词跟她喜欢的女孩说话的时候,那个女孩也听不懂他在讲什么了。
跟外国人交流,不仅可以练习你的口语,也可以练习听力,如果你很惧怕不同地方的人的英语口音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熟悉他们。我的朋友里,有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瑞典,意大利,南非人,还有北美洲的拉丁人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人,而我还跟俄罗斯,瑞士,丹麦,西班牙,澳大利亚,苏格兰,印度,中东国家,等等很多地方的人交谈过,在这些国家中,每个地区的人种都会有不通的口音,当你了解了他们说话的习惯时,就自然可以更容易地听懂他们的发音了。
我可以告诉大家我和这些人相处时总结的一些经验吧。在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国家,爱尔兰口音是最难懂的,苏格兰口音也比较奇怪;英国的口音则和社会阶级有关系,阶级较高的人说的英语发音是比较标准的,比如所谓的皇家英语。美国人也有很难懂的口音,如果大家看过《断背山》应该就发现了,西部的一些在牛仔中使用的发音方式,和一些乡村地区的发音方式都很awkward,但是这些地方音在雅思考试中出现的几率为0,因为作为留学考试,情景设定都是贴近生活的,对话发生的地点一般是在英国,澳大利亚或是美国,并且和留学有关。非英语国家中,口音最重的是印度,他们有很多自己的发音方式,还有一些和拉丁人很像。拉丁人的英语则是在r和th的发音,和单词的重音上(重音尤其是意大利人)。欧洲白人为主的国家中,英语比较好的是德国,瑞士,瑞典等地的人;德国,法国人英语口音相对较重,他们经常发不出h的音,俄罗斯人的发音也非常的奇特,简单说就是颤音很多,听不太懂。南非人英语非常好,但是他们说话有浓重的口音,其难辨别程度不亚于印度。中东国家人不少根本不会说英语,或者水平不高。东南亚英语普及程度虽然高,但是同时口音非常重,尤其是以英语为官方语言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人,因为他们很多都是来自广东地区的华人移民后裔,所以会有和广东人说英语很类似的口音,不过有口音不代表英语说不好,只是听的人需要更多时间适应。泰国人口音也蛮重,他们很多单词发音都会有障碍,我觉得这和他们舌头的构造有关系,就像很多外国人说起中文的某个词时很难发出正确的音,中国人在学拉丁语时,一些诸如小舌,大舌颤音也发不准确差不多,日本人就不要说了。所以这样看来,中国人,韩国人是亚洲仅有的两个在发音上有优势的国家。掌握了各个人种发音的习惯,我们做听力的时候,或是和他们交流的时候就会轻松很多。
最后要嘱咐大家,考口语时如果没听懂考官的问题,一定要问,千万不要不懂装懂,答非所问,那样老师会给你扣很多分,因为他会认为你在不懂时连基本的问问题的方式都不会。怎么问呢?很简单:Pardon?/Sorry?/I'm Sorry?/uhh i didn't catch your words.../uhh i didn't follow...(当你用后两种方式说的时候,就表明你可能不是没有听清而是没有听懂某个单词的意思,这时老师会尽可能换一种方式表达,但是他不会扣你的分数。)
补充~
关于考点的问题,有些同学问是不是北京的考点口语会难,很遗憾的告诉大家,这个是肯定的,不仅口语成绩会被影响,写作成绩也可能会受影响。能去外地考尽量去外地吧!我当时就没有留在北京考雅思。向北京,上海这些地方的孩子,英语口语好的非常多,不仅我在北京考试不会有优势,外地考生来北京就更没有优势了,我们北京的孩子英语启蒙教育早,英语抓得紧,而且从中学开始每个星期都上外教的口语课;写作的话外地考生来京考试就更吃亏了,卷子放在一起批,如果你前面的学生比你写的好很多,打分是相对的你肯定要吃亏了。如果卷子会在地区之间打散的话,就无所谓了。反正据说安徽还有一些比较靠内陆的城市雅思口语会简单一些,如果对自己口语考试没把握的考生可以适当选择在附或一些方便的城市考试!有助于你们取得好成绩!加油!
因为看到有的同学问到了关于口语考试能不能说口语化的单词比如wanna,gonna,doncha,whacha,gotta,ain't(ain't可以代替任何人称的be动词否定形式)之类的东西...我的建议是最好不要...但是也不是绝对的,我觉得大多数人既然基础不是很好,学英语就要脚踏实地的去学习英语,标准化的英语,毕竟英国人在语言上也是比较保守的,他们对于这种语言的标准化,模式化看的是比较重的。所以我们尽可能不去打破他们的常规,我当时在考试之前,就反复在脑子里提醒自己,okok,一定要说i'm going to do sth...但是实际上说没说我还真不清楚了,因为我说英语比较快而且跟外国人呆在一起的时候很多,所以说话就可能习惯了,但即便是这样,我也会尽量控制自己的意识,去说标准化的英语。那么什么时候可以打破这个常规也不会被扣分呢?当你的口语水平可以轻松地拿到8甚至是8.5分的时候,也就是当你的英语可以说的很流利很地道的时候,就像外国人一样,那么好,老师肯定不会因为这个给你扣分的,因为他会意识到,你的英语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考试想考察的水平了,你来考试只不过是像履行程序拿到一个成绩出国而已。比如我有一个好朋友,她出生在中国,一出生就去美国了,12岁的时候才第一次又回到中国,但是她现在想要去美国读书,还是要考托福,但是当她买到托福的红宝书时,发现一整本书里,不认识的单词也不会超过100个,那么她参加这样的考试就是履行程序而已了,她如果要去考雅思口语,老师肯定不会因为她说gonna,wanna给她低分吧?而且向他们这样从小在国外生活的孩子,说话习惯就是wanna,gonna,你想逼着他们说going to, 他们也说不出来的。
另外,关于不规范英语这种东西,如果你接触的外国人多,你就会发现,美国人非常爱用这种方式说,举个例子,现在在美国,你说he don't like it. 都不会有人觉得有什么奇怪的。还有在很多地方,my和me 是可以互换的,比如my book 你可以说me book。等等。但是作为一个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国家,作为被考察的人,考官还是希望我们脚踏实地地先学好英语。这些不规范的,花哨的东西,完全可以等到出国之后,跟外国人会在一起的时候学,到时候你自然而言就会用他们的方式说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