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法语活动月在3月份举办,旨在宣扬法语语言,促进文化多样性。法语是世界上学习人数第二多的语言,到2050年,将会有8亿人讲法语。
本届法语活动月主题为“讲述”,新东方第二外语的法语老师们用图文的形式讲述她们的留法岁月。
我的城市-波城Pau
波城位于西南方,是大西洋岸比利牛斯省的首府。以法国亨利四世时代的公园和城堡而闻名,也是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的出生地。这个不大的城市,靠着山(比利牛斯),靠着海,还靠着西班牙,在这里,我度过了求学的三年,同时也是鼻炎和拉肚子都得到了大自然治愈的三年。海明威说,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而波城于我,是守着自己的底蕴,没有群雄争霸,每个积极向上的人都能得到接纳和欣赏的温润南方小城,在这里感受到的善意,幽默感,当然还有后知后觉,一些做错事的遗憾,足以让我一辈子铭记,感恩和回忆。
城堡的面积不算大,却诞生了带领法兰西称霸欧洲的波旁王朝开创者亨利四世。十六世纪法国经历了几十年的宗教战争,人民苦不堪言。有一天亨利对他的大臣说:“我希望至少每周日农民的锅里要能有一只鸡。”他是难得的人格和政绩都十分完美的国王,世人称之为“贤明王亨利”。
至今吃à la béarnaise式鸡汤还是波城不少家庭周日的传统,这也是波城的一道名菜,我第一次被邀请去法国同学家里作客,家里的长辈就专门准备了这道鸡汤,那是刚去法国的那段时间,不了解波,不了解亨利,只是单纯地兴奋和感动“噢,这就是波城的特色菜~!”。后来,作为感谢,给这个同学家里带了可乐鸡翅和卤猪尾,得到表扬后这才开启了我的料理生涯和对各式法国菜的探索!
说到法国菜,那也少不了法国的酒。去法国前,去当波尔多及新阿基坦葡萄酒节的志愿者发现每次都是甜白桌的酒空瓶最 快!这是什么宝藏!到波城后对于酒的体验展开了续篇!
我们学校的语言项目身体力行着“行动导向教学法”,让我们在“projet项目”中浸入法国文化和语言中,带我们去了波城边上的朱朗松jurançon酒庄参观学习并对当地法国人进行酒文化主题的调查访谈,这是法国西南方最 好的甜白酒庄,从这个时候我开始逐渐坚定自己当法语老师的想法,也初步形成了自己对语言,对教学的价值观,语言即是生活。
接下来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我选择听课的老师是主攻TICE科技手段于教学中的应用和行动导向教学法的Mme Larguier。在她带领的语言班上,每个外国学生选择她心中的波城“奇妙地”来展开探索项目。
很多学生都非常喜欢的有这么一家“会动”的冰淇淋小店,只在每年夏天出现,每天只固定出来那么几个小时。每年春天,不少留学生们都会互相打趣“今年我一定要抓紧时间多吃几次pau的glacier“,每次基本都要排很长时间的队,但是那个时候排队的时间仿佛也是享受的,在可爱的天气下和可爱的人聊天,不紧不慢,修身养性。
第一年交换生期间我住的是大学城宿舍,下面图片是我从宿舍窗子对着蓝天吹泡泡,现在看是有点作,但这就是我心中波城的岁月静好。在这里有一层楼有一起来的中国伙伴,腼腆的素食主义者法国小哥,可爱瘦小但虔诚坚定的黑人小哥,每天起得早早地穿着传统服装长袍去厨房煮咖啡的阿拉伯大叔。
后来我选择了继续申请在这个我熟悉的城市继续读对外法语教学FLE的研究生。FLE到底是什么呢?给大家直观得分享以下我研一的主要课程:didactique de la correction phonétique纠音教学法,linguistique de l’oral口语教学法,grammaire语法,psychologique心理语言学,sociolinguistique社会语言学,construire une unité pédagogique建立教学单元,tutorat助教(带一个外国学生或一个在法国读书的外国高中生)。
我的留法趣事
Helion和Julie这对小情侣是我尝试融入法国生活的带路人,至今我还保留着Julie给我写的第一张小纸条。是Julie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法国游乐场的“天旋地转”,我疯狂尖叫,而Julie在旁边笑。
而最终成为我法国最要好的法国朋友的是Lisa,比我小一岁的艺术系姑娘。我们的相遇也非常奇妙,我在教学楼的自习区登陆不上我的账号,这时Lisa正好出来上厕所,于是我就叫住了Lisa问她能不能帮忙看看哪里出问题了。就这样相谈甚欢留了电话号码,Lisa这个厕所可能上了半个小时吧。
让我非常感恩的有这么一群说不完的人,还有一些小动物。研究生期间我搬到了一个法国老奶奶家,奶奶是个非常直接但真诚的人。家里有只老猫Tigrou,独立和黏人兼具,甚至我从她身上感受到了一种“长辈式的体贴”,有时去参加同学聚会或同学来我们家,晚上如果已经很晚而她又还没睡的话,就会陪着我们一起送客;有时候情绪低落,去楼下一个人待,或以龟速在路上踱步,Tigrou总会非常适时地出现。一场雨,我和室友Océane成了“采蘑菇的小女孩”,奶奶教我们识别院子里这种可以吃小菌类,而Tigrou就在旁边温柔守候。
最后,是懒兔“猪猪”上位的故事。
某天,看到菜场门口有个大叔在卖小奶兔。我打电话问我室友Océ,你要兔子吗?Océ可能还没睡醒,说可以啊。于是我买了两只兔子愉快地回了家,说服了嘴硬心软的奶奶,惊呆了终于清醒的Océ :“我以为是吃的兔子!”接着,在Boncoin(法国二手网站 )看,只有一个足够大且价格是我们能接受的范围内的笼子,和卖家联系后卖家说 “除了买笼子,你们还得义务收养一只肥兔(我们后来估计是家里爸爸趁着其他人去别的城市度假自己不想管)。”
就这样Océ和我有了三只兔子,而…此处省略一千字,唉…最终生存下来的是后来者“猪猪”。因为他,Océ和我深刻地知道了“责任”是什么:“猪猪”在我这里时,得夜里起来安抚半夜疯狂跺脚的肥肥,怕把正在我卧室下的奶奶吵到了;猪猪在Océ那时,夜里突然暴雨,Océ得从阳台上把猪猪抢救回屋里;因为公交时间安排的bug,多少次Océ和我手扛5kg+的兔粮,兔草+不知多少公斤的食物,徒步锻炼,走走停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