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港中大(CUHK),书院联邦制大学建制,为世界大学联盟成员、亚洲首家国际商学院协会(AACSB)认证成员、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创始成员、英联邦大学协会成员,是一所以“中国研究”、“生物医学科学”、“信息科学”、“经济与金融”、“地球信息与地球科学”为五大重点研究领域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并在这些领域堪称世界级学术重镇。
香港中文大学由三所中文专上学院(新亚书院、崇基学院、联合书院)于1963年合并组成;1966年,成立香港首所研究院;1986年,全面检讨课程结构,改用学分制,并加强通识教育;2013年,中大金禧校庆。
香港中文大学的创立,打破了大英帝国殖民地近五百年来只允许一所高等学府存在的铁律,是20世纪亚洲地区“非殖民化”的表征之一。中大的出现掀起了香港七十年代的“中文运动”,成功终结了英文垄断官方语言地位的局面,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作为香港乃至亚洲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和当代新儒家的主要阵地,中大先后聚集了钱穆、唐君毅、牟宗三、林语堂、劳思光、刘殿爵、饶宗颐、余光中、杨振宁、高锟等一大批学术巨匠,培养了以史学家余英时、数学家丘成桐、银行家郑海泉等为代表的各界杰出人才。
根据2015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37.3公顷,建筑面积710302平方米;辖9个书院、8个学院及研究院,开办各类本科课程265个;有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19263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化传统
校名来源:
创校校长李卓敏在1978年中大第十九届颁授学位典礼上,曾解释大学命名为香港中文大学的原因。他指出有一个普遍解释以为中文即是指中国文化,故此,中文大学是指传扬中国文化的大学。
李卓敏认为“凡是大学都不可能脱离本身民族的背景。因此,中国或海外华侨创办的大学都是中文大学……每一所大学都是沟通本国和外国文化的桥梁…那是理所当然的。”
而香港中文大学特殊的地方在于中大是“专门为了一个特殊的使命而努力;这个使命就是把中国的数据吸收和融化到各个学科,予以发扬光大……简而言之,香港中文大学是把中国文化的境界溶合到各学科的大学。”
李卓敏指出,大学校训“博文约礼”中的第二个字“文”(也就是中文大学校名的第二个字)并不指狭义的文科,而是包括了一切学科,因此校训更强调了中大校名的真正意义。他续认为:“凡是中国或海外华侨创办的大学都是中文大学;但我们的大学却是独一的,因为英文名称The Chinese University的The字用大写T起头,这就把本校的特殊使命表达出来了。”
学校校训
博文约礼
知识深广谓之博文,遵守礼仪谓之约礼。博文约礼,为孔子之主要教育规训,其言载于《论语》:“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本校教育方针为德智并重,故采“博文约礼”为校训。
学校校徽:
该校以中国神话中之“凤”为校徽,盖自汉代以来,凤即被视为“南方之鸟”,且素为高贵、美丽、忠耿及庄严之象征。以紫与金为校色,取意在紫色象征热诚与忠耿,金色象征坚毅与果敢。
学校纹章: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后,校董会按大学条例经校长代表向英国伦敦的英国纹章院申请授予纹章。纹章院于1967年授予中大纹章,是香港第一所正式获得完整纹章的大学。中大纹章其现时所用校徽大致相同,只是两旁添加青色护盾兽麒麟。盾形校徽为“双色回头凤”设计,该双色订为“or”和“purpure”,意即金、紫两色。
校园环境
香港中文大学面临吐露港,依山傍海,树木鸟类繁多,人文气息浓郁,被誉为亚洲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
学校位于沙田西北隅,不但兼拥海山胜景,交通也极为便捷,坐火车从九龙到中大只需三十分钟,从罗湖边境则只需二十分钟。校园占地一百三十七点三公顷,是香港最大最秀逸者。中大依山而建,从山顶到山脚,由高至低可分成三层,经过几十年的经营,处处花木扶疏,中西风格的建筑掩映于其间。中大也是许多鸟兽虫鱼的栖息地,校方也竭力保护校园生态。俯瞰吐露港、远眺八仙岭的中大校园,是山与海的协奏曲,给予诗人灵感,赋诗歌颂它的和谐景致以及当中的翰墨因缘。
中大校园宜漫步宜健行,徜徉于其间,可远观飞鸟,近赏花树。行于校园内的人行步道,如山阴道上行,从大学铁路站起步,以任何一所书院为终点,信步而上,会途经清雅的荷塘、苍郁的老树、翠瓦丹柱的亭台、两侧树木成行的大道、幽静的庭院、芳馨袭人的中药园、著名的雕塑、得奖的建筑,以及其他或人工或天然的景物,使人应接不暇。凡此种种,都令中文大学成为潜心治学、培养德行才干的好地方。
院系设置
根据2015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8个学院:文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法律学院、医学院、理学院和社会科学院,开设多个主修、副修和双学位学士课程。
文学院
人类学、中国语言及文学、文化管理、文化研究、英文、艺术、历史、日本研究、语言学、音乐、哲学、宗教研究、神学、翻译
工商管理学院
亚洲商业学、环球商业学、环球经济与金融、酒店及旅游管理学、保险、金融与精算学、工商管理学士综合课程、国际贸易与中国企业、专业会计学、计量金融学、计量金融学及风险管理科学
教育学院
运动科学与健康教育、通识教育、数学及数学教育、体育运动科学、健康与体育运动科学、中国语文教育、英国语文研究及英国语文教育
工程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学、计算机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学、能源工程学、信息工程学、数学与信息工程学、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学、数学与信息工程学
法律学院 法学士
医学院
中医学、社区健康、老年学、医学、护理学、药剂学、公共卫生
理学院
分子生物技术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学、地球系统科学、自然科学、物理、计量金融学及风险管理科学、风险管理科学、食品及营养科学、理论物理精研、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统计学、数学、数学精研(包括数学与信息工程学)、环境科学、数学与信息工程学
社会科学院
建筑学、经济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环球经济与金融、全球研究、政治与行政学、新闻与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工作学、社会学、城市研究
师资力量
香港中文大学是香港唯一有诺贝尔奖得主、菲尔兹奖得主、图灵奖得主任教的大学,不少中大学者和研究人员屡获殊荣,而获著名奖项者更不计其数。 截至2014年,学校拥有教职员工7396人,其中教授994人,各类讲师及专业顾问562人,教学助理91人,副研究员及以上415人,研究支援人员924人。
“光纤之父”高锟于1987至1996年出任中文大学校长,卸任校长一职后一直担任中大工程学荣誉讲座教授至今,2009年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
中大博文讲座教授及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丘成桐教授为中文大学校友,曾获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丘教授证明了卡拉比猜想,提出卡拉比—丘流形,现已成为物理学家建立弦理论的几何基础。
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杨振宁教授为首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杨教授对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的物理学发展,尤其是粒子和统计学物理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里斯爵士,于2002年加入中文大学成为博文讲座教授,并出任晨兴书院院长。
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蒙代尔教授,于2009年加入中文大学成为博文讲座教授。
国际知名的计算机科学家,首位华人图灵奖得主姚期智教授于2005年加入中文大学成为博文讲座教授。
申请条件
1、考生统考成绩应达到本科一批高校录取控制分数线,单科成绩原则上应达到及格水平。在符合香港中文大学提档要求的情况下,香港中文大学依据考生高考成绩择优而录,不设专业志愿级差。在高考成绩同分的情况下,则先予录取英语单科成绩较高者。
2、考生报考的外语语种必须为英语,以 150 分为满分计算,自费生的英语成绩须达 120 分或以上。奖学金基础班须达 130 分或以上。
3、奖学金基础班只录取以香港中文大学为第一志愿,并以奖学金基础班为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非奖学金基础班只在一志愿录取后仍有剩余名额的情况下才考虑其后志愿,但不设高校志愿分数级差或专业志愿分数级差。
如果您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在线咨询新东方留学专家<<<
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这所学校还有疑虑,欢迎参与新东方前途出国留学在线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的定位<<<
新东方前途出国以学员为本,根据学员的个人特点和期望给出留学指导意见,愿每一位学员都能成功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