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又要跨年了,很多即将赶赴澳新留学的同学们,一定又兴奋又紧张:怎么在异国他乡交到朋友?到寄宿家庭,该怎么跟住家家长寒暄?怎么跟同学、老师开展small talk?除了Fine 3Q and u,怎么回答how are you?……那么,作为一个曾经“以一斤饺子打入local社交圈”的留学生,今天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些我自己的经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快速融入当地生活。如果同学们想要了解更多澳洲生活相关内容,可以在我的博客跟我留言互动哦~》》点击查看黄曼琪老师博客日志
1. 对“自我否定” say NO
首先,我们要树立自信心,不要急于否定自己。跟很多初到澳洲的小伙伴一样,我一开始对自己的英语不自信,很少主动跟人说英语,感觉说得不好会被人笑话。但事实上,所谓别人的嘲笑和指责只是自己的不自信在作祟。我在澳洲所接触到的当地人都很友好,除非有急事没时间,否则他们都会耐心地听我把每句话讲完,尊重我说的每一句话,并且还会用附身侧耳的姿态鼓励我继续说(过分nice经常使我每次都聊无可聊)。澳洲人心里普遍还是比较佩服留学生用非母语在异国他乡学习和生活,所以自信我们确实很了不起,没有必要否定自己!

(莫纳什大学Caulfield校区艺设院门口的懒人沙发--晒晒太阳,聊聊天)
2. 找找自己的闪光点
不需要去迎合谁,做自己就足够吸引人。这里不得不分享“一斤饺子”的故事了:我在澳洲实习的时候,有次公司整了一次文化分享会,要求大家带一些有家乡文化特色的东西展示。受《舌尖上的中国》影响,我作为南方人挑战包饺子,想给local们展示大中华文化之食文化(琴棋书画都不会只能挑简单的整了)。于是,在某个大冬天清晨,我带着受东北室友指(嫌)点(弃)后完成的一斤饺子,搭配着东方古国神秘配方蘸料(亚洲超市里的山西陈醋+老干妈),让同事们大饱了口福……因此,顶着公司独一份的黄皮肤,我成功抢占了C位,让同事们记住了我这个小实习生。一些对东方料理感兴趣的同事,多次私下问我怎么做中餐。一来二去,从谈美食,到什么都聊,我发现我没有刻意迎合他人的兴趣,只分享自己所喜欢的、所经历的,也能让人有印象,还结交到了local朋友。

(↑推荐下载 下厨房APP——拥有即解锁技能)
3. 对“社交活动” say YES
从Orientation期间,学校各大社团都会在校园里摆满摊位纳新。同时,在新学期开始之际,学校里会举行welcome party或welcome dinner。无论是社团,还是学校,都生怕我们不给面子,用各种免费的小吃饮料引诱我们参加。吃饱喝足还不够,在各大社团摊位路过的时候,都能体会到自己是个“爱豆”了,各式各样的小礼物追着塞到手里。开学后这股热情应该是慢慢地退散了吧?并没有……不是摆个蹦床滑梯,就是宠物进校园,再就是搭个大帐篷来个silent Disco (一人一耳机跟着音乐一起摇摆)。曾经,我最喜欢的就是坐在大草地上跟同学们一起看个浪漫的露天电影(还啃着免费炸鸡喝着快乐肥宅水)。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交活动,不仅让我们从紧张的学习压力中放松出来,也让我们有更多机会结识小伙伴,拓展社交圈。

(莫纳什大学Clayton校区—社团纳新现场)
4. 对“课余兼职” say YES
让我们快速提升口语和交际能力的好办法之一,就是利用课余时间去做份兼职。作为国际留学生,我们的优势就是可以说两国语言。像澳大利亚是一个旅游业发达的国家,每年也会吸引大量中国游客去观光。很多商场和店铺在招聘兼职员工的时候,倾向选择中文和英文都能流利表达的大学生。另外,像维州等教育大省每年州高考的压力特别大(没想到澳洲还有高考吧哈哈),中国留学生还可以选择兼职给当地学生辅导数理化(民族优势学科)。在澳洲留学期间,我兼职在当地白人家庭里教授中文,通过这份工作我快速地提高了口语,并且了解了当地白人家庭的文化。

(在国外不要对着未成年人正脸拍照发网络,一不小心就在illegal边缘试探)
最后,我想说鼓起勇气,走出舒适圈,先从给身边的同学和老师一个微笑开始!祝愿大家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留学方式,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
如需进一步了解,欢迎在线咨询留学专家;或有任何相关疑问,请进入答疑中心留言,会有留学专家为您解答。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