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研究生毕业很久了,回想起在澳洲的留学时光有种恍如昨日梦的不真实感。从头讲起吧,说来有些不好意思,留学前,出国经历为零。澳洲更是完全陌生,谁都不认识。但读研的年龄也至于让父母放心不下。于是,在临行前才得知原来不需要带羽绒服。除了行李,自己从学校那里预约好的接机,订的Airbnb住宿,外加预付澳洲电话卡就是我所有的准备。一人勇闯土澳模式开启~
几经转机的折腾,终于感受到澳洲热情的阳光,遇见了友善健谈的接机司机Jeff还有真切关心希望帮我尽早适应澳洲生活的民宿房主Helen。开始时能有这样的际遇,实属幸运。随后那些诸如雅思听力考到9.0分却被澳式口音虐到怀疑人生,灯坏了在洗衣房趴着行李箱赶作业,去陌生地方下错车后发现手机没电自动关机的事都变得不值一提。浅谈这份经历给我了几点积极变化吧:
更加敬畏自然,亲近小动物
虽然没有传说中放眼望去袋鼠到处跳,蛇胡乱窜那么夸张。但澳洲大环境,人很尊重、爱护动物。几乎家家养宠物,跟家人一样一起生活了很多年。在外面吃饭一个走神,美食就下了鸽子或胆大赶明抢的“垃圾鸟”之肚。在散步,一扭头,鸭妈妈也在携全家春游。这天地,本就是我们共同拥有的呀!
感受文化的多样性,人生也应有多种可能
有人说澳洲是个大熔炉,世界各地人混杂在这里一起生活。就拿我们专业来说,同学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段带来了各式各样的语言,独具特色的美食,多种多样的活法。讲件让我很触动我的七十多岁同班同学的故事。他是一位日本老爷爷,年轻时要照顾家庭,一直在日本教英语,没法读研。而后孩子成人,没了那么大责任的羁绊,便携老伴陪着一起过来读书。不求高分,也不为了一张学位证书,在老师用一视同仁标准下为圆自己的梦想而学。当时就在想如果年龄的界限可以打破,学习的实用性可以被打破,人生哪有那么多“应该”的路线,要忠于自己勇于追求。
跳出舒适圈,独立自我探索
如果说国内有父母牵挂保护着,留学更多地是自己独立地面对一切变数,自我安排规划。原先很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得心应手的事因为语言、文化的不同变得有挑战起来。也会有很多事情,需要第一次去做,第一次听满堂纯英语学术类的讲座,第一次打英文客服电话,第一次租房被骗……不要害怕出糗,去尝试,才能体验成长。
综上,比起语言能力的提高,学术能力的沉淀,湛蓝天空和熏海风的宜人环境,留学经历给我的能接触多样的文化、多样的人;去尝试,去跌倒,再爬起来;去表达,被误解,理解并被理解的平台才是我眼里最珍贵的。
——本文系澳新部王露葳老师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进一步了解,欢迎
留学专家;或有任何相关疑问,请进入
留言,会有留学专家为您解答。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
,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