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对于留学生来说,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当初出国前,都听说在异国他乡花钱如流水;等真的出了国门,这才发现曾经的说法都是骗人的——因为,花钱简直如海啸!可是,每次向父母要钱时,他们总是无法理解。那么,留学生的生活费为什么居高不下?
出国留学,似乎从递交申请开始,就是一场长达4年的搏斗。
看似光荣的学位证书,上头印的每一个字背后都是爸妈的真金白银。
作为留学生,每个月最尴尬的对话也莫过于:
“爸妈,我的零用钱貌似又用完了,你们能不能给我再打一点?“
“上个月底刚给你打了3000刀,这才刚开学,怎么用得这么快啊。”
这个时候,空气中的尴尬气氛真是让人百口莫辩。
“就是因为开学嘛,花销大。买几本教科书几百刀就没了,再加上房租水电、吃穿用度……”
“你真是太会花钱了!爸爸妈妈再辛苦工作也供不上你这么乱花钱啊!真是个败家孩子。”
如果是个温顺文静的女孩儿,估计已经眼泪已经掉下来了。
如果是个张扬叛逆的男孩儿,估计怒火中烧当场就能跟父母吵起来了。
不管是什么性格,在向父母要钱的那一刹那,多少唯唯诺诺、战战兢兢的背后,都是明明白白的委屈。
为什么父母总觉得我们花的钱太多?而我们总是觉得不够花?
那今天咱们就好好算算这笔账。
其实如果想维持在国内的生活水平,真的需要这些...
01住
每个月生活支出的大头
如今以多伦多房租的等级,想要有一个安稳的小窝,起码1000刀起。
于此同时,1000刀只是一个起价哦,这个价格甚至在很多楼里面只能租到客厅或者没有门的den。
如果想在学校附近找个住处,住宿费仿佛登上了窜天猴。
多大旁边最方便的U Condo,两室一厅起价3300刀一个月。
最简单的方法自然是住学校,一年1万2到1万4,还带meal plan,看上去挺划算。
但这其实并不包含暑假4个月以及圣诞节的住宿,平摊下来,其实也不算便宜。
如果能找到每月1000刀的住处,算得上绝对良心,说不定还能让你拥有一个形影不离的要好室友。
如果还有别的要求——什么要独立单人间,风景绝佳,每晚能和CN Tower挥挥手之类。
用心找找,每月2000刀说不定能搞定。
当然,如果你每月只愿意花500刀在住宿上——这……
当然,这也不是完全没可能。
North York,Scarborough 等偏远地区的地下室了解一下?
02吃
维持生活的基本支出,逃不掉的
俗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吃饭要花的钱,真真绕不过。
如果不是住学校宿舍,有学校自带的meal plan, 最划算的方法自然是自己做。
就不算上锅碗瓢盆电饭煲这种“fixed costs”了,每周去买一次菜,买米、面、速冻饺子、猪肉牛肉鸡肉海鲜、蔬菜、鸡蛋、面包、零食、牛奶、饮料……去一次100刀差不多吧?
那一个月就差不多400刀,这还是完全不下馆子的开销。
仔细算算,假如一个月有30天,那每天伙食的平均成本还不到14刀。
在此之上,假如你还想每周和朋友去唐人街或者市中心吃顿饭,或者偶尔点个外卖。
以30刀一顿的价格,哪怕一周出去吃一次,每月都平添了120刀的支出。
然而,一个月,一日三餐,一共是90顿饭。
都说“吃”能给人带来最原始的满足。
就算要省钱,也千万别在伙食上委屈自己。
03学
为了GPA,总得花点钱?
每年付完学费,爸爸妈妈总会长舒一口气。
在他们的眼里,似乎留学生关于学习的支出,就止步于那笔巨额学费了。
虽然说来好笑,但不得不说——父母还是太naïve。
作为一名多伦多大学学生,每个学期伊始,是肯定要逛一次U of T bookstore的。
“多大最大奢侈品店”可不是浪得虚名——进去,出来,钱包HP减300刀,太正常了。
聪明一点的学生,会去淘二手书和PDF省钱,但怎么说,都还是要花点钱的。
尤其是一些教授为了让学生们买正版书,把随书附赠的online quiz列入评分要求——有正版书,才有access code,才能做online quiz,才能得分。
好学校关于学习的隐性费用,还真不是一个学费就能完全cover的。
04玩
除了读书,总要有点生活?
说到娱乐,又是一个无底洞,却也是最有效的省钱大法。
都说“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既然要work hard,自然要play hard。
影院上映了大片,那肯定是要支持一下吧,电影票,-20刀。
Steam上线了新游戏,期待了好久,怎么可以不买?-40刀。
社交娱乐,鸡尾酒会可以偶尔参加一下吧,-100刀。
每月必撸铁,健身房肯定要办个卡吧,-1000刀。
情人节另一半的惊喜大礼,-200刀。
女生喜欢Shopping,YSL出的口红新品,还有阿玛尼的新款粉底液……肯定要剁手入啊!
Sephora内兜兜转转,-300刀。
……
要想生活有点颜色,钱包总得有些内容。
05其他
大到人民的交通工具TTC
小到马桶旁边摆放的厕纸
都得花钱
没钱住Downtown,只能在出行上多花点钱。
每月来回的TTC,100多刀不在话下。
如果是开车的朋友,就不算买车的大钱了,每月的油费,根据路程远近,300多刀也是要的。
每月手机的话费,用一个最最基本的几百兆流量套餐,也差不多要40刀。
对,没听错,这都什么年代了,很多人还在用着几百兆的流量套餐。
要知道加拿大的手机套餐计划,可是世界最贵。

冬天冷了,想去买几件毛衣,或者多买几双保暖抗冻的靴子,来来回回,几百刀的预算也要给足。
哪怕马桶旁边摆放的餐巾纸,日常洗漱的肥皂牙膏洗发露,也要给个100刀左右的Budget。
活着的每一秒,银行卡的血槽都在下降。
06出国留学
第一次近距离体会生活不易
在国外呆了几年的留学生,和几年前那个收到录取通知书的他们,大概已经不是同一种人了。
十八岁,还是懵懂未曾成熟的年纪,脑海里装的全是对美好前途的憧憬。
二十多岁,初次接触社会,才发现原来生活中的压力无处不在。
尤其是那些应届毕业,苦等Offer的大四狗们——想挣脱父母做到经济独立,才发现原来自己一个月的工资根本无法支持一个人在异国的支出。那种无奈,甚至会让他们质疑——留学究竟是为了什么?
除了那些嘴里含着金汤勺长大的土豪们,小小年纪已经可以拿着父母所给予的资本,边学习,边享受生活,但我相信绝大多数的留学生们并非如此。
大部分的人还是要在资金紧张之时,不好意思的向父母申请援助。
然而,远在国内的父母们,对异国的消费水准,又知道多少呢?
在他们眼里,我们的生活似乎变成了一个数字,狠狠地压着他们的生活。我们想帮他们分担一点,却总是面露难色。
这就是为什么明明很想出去吃火锅,却还是在踌躇中独自走去厨房,起灶开火;
这就是为什么明明很想在深夜点份外卖,却还是在彷徨中关掉了Uber Eats的App;
这就是为什么明明很想在reading week放松一下自己,却还是在犹豫中打消了去古巴旅行的念头。
或许我们会在闲暇时间,去努力找份工作;
或许我们会从此养成了花一笔钱就记下账的习惯;
我们只希望,每个月找父母提出的那个数字,能够少一点,再少一点……
我们只希望,父母肩上的重担,能够轻一点,再轻一点……
如需进一步了解,欢迎在线咨询留学专家;或有任何相关疑问,请进入答疑中心留言,会有留学专家为您解答。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