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同学都有决定自己人生的权力,下文就为选择困难的同学提供一些思路:
问题1:国内读研、海外留学对我是否是都可以实现的选择?
同学们有没有了解过本校保研和留学申请的门槛?你过往的学习经历是否能保证自己在保研、考研、留学中自由选择?
一般来讲,海外留学为不同层次的同学都提供了深造的机会,无论你是否有傲人的GPA,都可以进入相应的院校学习。而在国内,保研与考研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学习必须要达到优秀水平才行。
问题2:我的家庭是否可以在未来提供20-50万的留学资金?我的学业成绩是否可以让我拿到海外院校的奖学金?
对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来讲,海外院校提供的奖学金并不丰富,通常只有背景极为优秀的学生才能获得全奖。在专业方面,文商比理工科提供的奖学金机会更稀少。
就算是奖学金机会稍多的理工科,情况也不容乐观。因为理工科专业多为2年课程,整体资金需求会比较大。
因此,在没有奖学金的情况下,家庭能否提供足够的学费和生活费就成了必须面对的问题。
问题3:我学习的专业在国内外的发展状态是什么?
选择深造方式时,还要考虑所学专业是什么。对于现在大热的一些专业,如工程类专业(CS、EE、ME)、金融专业、艺术类专业等,海外经历能为将来的就业提供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
简单来讲,如果专业在国外有明显的技术与环境优势,则首选海外留学。相反,对于一些具有国内特色的专业,我们可以考虑国内读研。
问题4:我的性格是主动型还是被动型?是否对海外生活充满憧憬?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由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时间短,就需要同学们非常主动地融入到海外学习工作环境中。
主动型性格的人,能充分利用海外院校提供的学生服务及就业服务,也能更快地建立自己的人脉,这些人能更充分地挖掘海外学习的优势。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简单的人,只想让自己在年轻的时候少一点苟且,多看一看远方,留学也是不错的选择。
问题5:是否可以理性对待海外留学的附加值?
留学,对现在一些家庭来说已不是难以企及的高峰。经过留学市场20年的高速发展,如今海外院校越来越熟悉中国学生,招聘企业也越来越能够理性看待海归应聘者。
留学并不能让你走上人生巅峰,但它能拨开你眼前的迷雾,让你看到更多通向山巅的道路。理性看待留学经历,能助你轻装上阵,更好地实现自我。
好了,如果你已经决定出国留学,该如何度过大三这一年呢?
这一年你需要:面对大量的专业课程并保证成绩、在学校中寻找适合的推荐人、完成留学申请必备考试的准备、在学习课程的同时参与更优质的科研项目、利用暑假进行实习实践。
现在很多网站都为大家提供了时间规划参考,但对很多学生来说,在面对取舍时还是会不知所措。所以今天就跟大家讨论几个常见的抉择:
Q:选难的还是选好得分的课程?
大三,脱离了高校新鲜人的身份,才算真正接触到自己专业的核心课程。面对这些深奥的课程内容,很多学生突然开始感到亚历山大。
手忙脚乱之中,又要维持GPA,很多人就开始考虑变通之道,比如多选点任选课,掩盖一下专业GPA低的事实。
其实,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方式!随着录取委员会对中国学生的了解越来越深入,美国院校中关于GPA的考察会分成两种方式:
1. 让专业的地方机构提供GPA转换,成绩会对课程绩点进行加权;
2. 只针对与申请专业有关的专业课成绩审核。
上述两种方式,无论院校选择哪种,都强调了核心专业课的重要性。所以,想冲刺更好院校的各位同学,请一定要重视你的专业课成绩。
Q:要不要去做些学校中的科研项目?
除了保持GPA以外,对于学术类专业(比如理科专业、文科专业),一个能证明自己研究能力与潜力的科研项目会加分很多。
另一方面,如果同学们在学校教授带领的项目中表现出众,还可以获得教授的推荐信。很多学生会纠结于科研项目的课题,其实这里大家有一个误解,美国院校的研究生院审核官,希望从你的经历中看出你是一个具有科研能力的人,而不是说你的科研经历必须是大热题材或者具有成果(此处对于直接申请博士的同学比较重要)。
所以,学术类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利用好大三的时间去参与科研活动。
Q:标准化考试的怨念?
说到GT考试,很多学生就一脸愁容,觉得无论是GRE/GMAT,还是TOEFL/IELTS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获得好成绩。以至于,同学们都想利用暑假的时间脱产进行英语学习。在这里,大家要明白“大量时间”和“整块时间”的区别。
事实上,根据我们对培训课程学生的跟踪调查,为自己准备1个月以上脱产学习的学生并没有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英语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自己准备出2个整月的学习时间,效果还不如每天花费1-2小时进行英语接触。
在暑假时间进行考试复习本身就是一个不太有效的事情。所以,各位同学,请不要用没时间来掩饰自己的拖延症。
Q:什么样的实习是我们需要的?
优秀实习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呢?筛选标准证明了我们的能力,完备的实习生培训让我们接触了行业、建立了行业基础人脉、争取到了实践方面的推荐信。
关于实习,很多同学会问:企业品牌与工作内容的相关性哪个更重要?在这里我们做了一个排序:世界500强相关实习>世界五百强不相关实习>国内TOP企业相关实习>国内TOP企业不相关实习>国内一般企业相关实习。
这个排序里还有一个隐藏的意思是,国内一般企业的不相关实习没有太大必要去选择。优秀企业对实习生的筛选标准很严格。以招收实习生最多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为例,除了对学术能力(本科院校、成绩)进行筛选外,多轮次的面试与群体面试都是对学生能力的大挑战。
因此,成为这些企业的实习生,本身就是能力的证明。所以,尽可能进入优质企业实习,会有助于大家的申请。
Q:海外院校中学习成绩更具有参考性?
对于海本/美本/交换生来讲,你的GPA成绩直接影响到你的研究生申请结果。
一方面,在同样的教育体系下,你的课业成绩直接表明了你的学习能力,学校更容易判断你所处的水平。
另一方面,4年的英语国家学习经历能为大家免除托福考试,同时部分院校会将G类考试的会放到本国申请者中进行审核(Domestic Pool),大大拉低了平均分数。
所以,如果你有幸有这样的学习经历,请重点重视你的GPA。
Q:海外推荐人——制胜的法宝?
海外院校牛推对申请的帮助非常大,大到能直接决定录取结果。对于推荐人/举荐体系,人们是本着认知与信用来判断推荐价值的。
认知方面,试问一位你认识的大学教授和一个你不太熟悉的小摊贩,各自为你推荐一本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你觉得哪一位的推荐更加可信?
信用方面,西方人是非常注重信誉度的,曾经我有一个学生请自己的德国籍教授写推荐信,得到的答复是『我做推荐的底线是我的课程你获得了A的成绩』,教授的答复简单直接而且负责。这样的推荐信在你申请中的作用自然不言而喻。
经过一年的准备后,大四上学期申请就完成了,大家开始焦虑地等待学校的审核。这时候很多同学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可以帮助你获得录取的事情:
1、更新经历——增加被录取的几率
曾经有一个大牛申请者,在递交了所有申请后,进入世界TOP投资咨询公司进行实习,并将自己的实习心得以更新简历的方式发送给了院校,最终获得了美国TOP5的金融专业录取。
在面试中,学校对她新的实习工作非常感兴趣,问了许多关于其中模型优化的细节。事实上,递交申请后,我们虽然不能更新自己的硬件成绩,但能更新软性竞争力。
重新制作下自己的简历,在圣诞节或新年问候中发送给院校,会在学校那里塑造一个非常主动优秀的申请人形象。
2、维持自己的GPA
最后跟大家说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如果你大四还有课程,请一定注意大四成绩不能大幅低于前三年的成绩。虽然美国发放的不是有条件录取,但学校依然有权利拒绝他们觉得不适合入学的人。
曾经就有同学因为大四成绩极低,在入学注册的时候,被学校收回offer并遣送回国。这种悲剧一定不要再发生了。
大三大四是申请美国研究生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两年,申请者很容易陷入焦虑、困惑的状态,同学们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才能在录取季收获满意的成绩!
如需进一步了解,欢迎在线咨询留学专家;或有任何相关疑问,请进入答疑中心留言,会有留学专家为您解答。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