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六月,已被哈佛大学录取的Kyle Kashuv两年前在Google Docs和与朋友的短信中发表的种族歧视言论被曝光出来。一时间, Kashuv 16岁时“轻率无知”的言论在Twitter上迅速传播,并被哈佛大学看到。最终,哈佛大学取消了Kashuv的录取。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哈佛大学因不当言论将已经录取的准新生拒之门外了。早在2017年6月,就有10名准新生因在Facebook上创建私密小组谈论性及攻击少数族裔而被哈佛取消录取(案件详情)。
虽然上述案例多少都与个人的不恰当行为直接相关。但大家更关心的是,申请过程中,大学到底会不会去扒申请者的SNS账号?
(注: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社交媒体服务,一般指Facebook、Twitter、围脖等。)
★大学录取会看申请者的SNS账号吗?
根据美国大学面试官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iate Registrars and Admissions Officers,简称AACRAO)2017年进行的调查显示,受访高校中只有22%“完全不看申请者的SNS账号”,另有24%的高校“有步骤、经常性地”查看申请者SNS账号。

此外,有11%的学校表示曾因申请者的社交媒体账号拒绝录取,另有7%的学校因社交媒体账号取消了已有的录取。

而从学校使用的平台来看,Facebook(97%)、Twitter(73%)和Instagram(69%)是面试官在录取过程中最常查看的SNS平台。

★大学为什么要看SNS账号?
里士满大学(University of Richmond,位于弗吉尼亚的一所文理学院)的招生主任Marilyn Hesser介绍说,学校在招生时,考虑的不仅是申请者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同时也要考虑申请者将来能够成为“大学社区的一员”。
据Hesser介绍,里士满大学不会主动查看申请者的SNS账号,除非申请者自己提交账号链接作为申请亮点,或接到有关申请者不实信息的举报(通常是匿名的)。
一些申请者会在申请中提供自己的SNS账号链接作为补充内容提交,这也是面试官查看申请者账号的主要渠道。但由于每所学校申请人数巨大,面试官往往没有时间和精力点开看每一个账号链接。
如果申请者提供的信息有不清楚的地方,面试官有时会前往SNS进行核实。但Hesser认为,SNS对于申请决策的价值十分有限,“学校很难从SNS上获取太多信息”。
根据Kaplan2018年的调查显示,查看申请者SNS的面试官比例近三年有所下降,从2015年的40%降到了2018年的25%。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面试官很难获得申请者的账号链接,以及关于侵犯个人隐私的担忧也在增加。

★SNS账号是一个隐形的雷区吗?
在Hesser看来,面试官查看申请者的SNS账号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寻找拒绝的理由,更多的是希望找到申请者的亮点并成为他们录取申请者的理由。
尽管大部分学校并不查看申请者的SNS账号,但一些时候SNS能够提供很多有用的补充信息。有专家将SNS比作申请时的补充论文,申请者可以塑造一个鲜活的“作品集”,帮助面试官全面了解自己,而这往往比500字的命题作文生动多了。
但在社交媒体上,申请者也需要谨记三点:
1. 你不是匿名的(虽然你以为你是)
2. 发表过的言论不会消失(虽然你以为你删了)
3. 任何人都可能看到你发表的言论(虽然你以为是私密的)
申请者需要对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负责,更不要因为半只脚已经踏入知名院校大门就在网上肆意妄为。AACRAO的调查还显示,查看申请者SNS账号的学校中,超过半数(52%)的学校会在确定录取以后查看申请者账号,有46%的学校会在学生接受offer以后查看。

最后温馨提示:如果各位同学有机会翻墙越海上Facebook、Twitter、Instagram,请注意自己的言行哦。
如需进一步了解,欢迎在线咨询留学专家;或有任何相关疑问,请进入答疑中心留言,会有留学专家为您解答。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