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ho教授曾任葡萄牙政府经济与创新部部长,欧盟能源部长委员会主席。目前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同时在昆士兰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任客座教授。了解中国教育体系,善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指导学生成长为名校青睐的世界公民。

以下部分,来自Manuel Pinho教授的讲座摘要:
五个孩子的大家庭
大家下午好,很开心也很荣幸来到美丽的城市西安。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西安,明天我会去兵马俑,我是非常期待的。我会首先以一位好朋友的身份和的大家来分享我的个人经历,其次我会以一位教授、以及父亲的身份和大家分享我的经历和经验。
我一共有五个孩子,对于中国人来说,5个孩子的家庭是一个大家庭了。因为我在做为教授,曾经在世界不同的地方任教,也在不同大学教授过课程,基于此我认为我能够有足够的资历来做这场关于国际教育的分享。我时常反问我自己,我是不是给我的家庭成员提供了他们需要的教育?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宏观的问题。作为父母我们都有自己的梦想,通过目前的结果来看,我给我的孩子们提供的教育,是能够满足他们。实现自己的愿望、实现自己的理想,不管他们的兴趣爱好是在哪个方面,甚至不管是他们想去哪里。
选择大学很重要
选择去哪所大学读书,不像买一辆车一样简单。选择大学涉及到很多不同的因素,妳决定去哪里去读书,不管是哪个国家,选择一个好学校的决定性因素有很多。我之前也提到的,我一共有5个孩子。孩子中的老大是仅有的一个在葡萄牙的,也就是我的祖国,他自己在创业,有一家小公司;我的二儿子在一家高端咨询公司工作,具体的工作地点在巴西;我的小女儿在澳大利亚的一家IT咨询公司工作,我另外一个女儿在英国的一家大型初创公司工作。我还有个儿子在西班牙的一家高端咨询公司工作。结合我家孩子们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家就是全球化的一个缩影。今天早上我为PPT选配图的时候,想找一张我们家的全家福,但始终没找到。我没找到的仅有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家全聚在一起的机会实在太少,也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有的时候我觉得联合国开一次全体代表大会,也要比我们全家聚在一起要容易一些。而且联合国代表大会至少一年开一次会,大家还能聚齐,我们家一年能聚齐一次的机会,十分的罕见。
作为教授,我在中国的经历
接下来我会分享我作为一名教授和一位教育从业者的经验,同时我也会分享一下我对于中国的认识和经验。这几年我每年都会来中国,今年我在中国住了三个月,我对中国在过去35年取得的巨大成就非常的钦佩与认可。中国过去35年的成就在人类历史上是独有的,也没有另外一个国家这样做过。我年复一年的来到中国,每年都对于中国社会,人民以及中国的发展有新的了解和认识,我也每一年都为中国快速的发展而感到惊讶。我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还是1987年,在座的很多听众当时还没有出生。87年,中国已经进行了改革开放很多年,我当时是在华盛顿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我当时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关注中国的经济发展数据。坦率的讲,1987年,当时所有人都觉得中国不重要,也不了解,也都不敢想,也不会想这么会取得如今的成就。87年之后的十年,1997年,我去了香港,也在广州住了一段时间,那个时候的广州并不是今天这样发达。2007年我以政府官员的身份拜访问中国,并且见到了当时的国家领导人。2007年中国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发展,我记得当时中国的GDP增速是10%。这样的成就令所有人刮目相看。当时我在北京,那个时候,和现在不一样,当时污染还是比较严重的。
1987年,1997年,2007年。每隔10年我来中国一次,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发展。过去几年中,我每年都来中国,这能够让我更好的了解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社会和中国人民。我是一个经济学家,所以我对经济方面的数据保持着密切的关注。在这里我把我去过的每一个中国城市都列了出来,我去过北京,哈尔滨,上海,苏州,杭州,西安等等。这是我第二次来西安,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来之前,我可以通过看阅读书籍,看报纸,通过媒体来了解西安,但肯定都会有很多片面的地方。想要了解最真实的中国,是需要亲自来中国的。举个例子,如果你在西方阅读媒体,你会发现媒体中报道中的中国东部和西部差异非常非常大。当我访问中国时,我去的城市基本都在中国东部,或者靠近东部地区的城市。我发现更直接的感受,就是亲自去看,去感受。
中国的基础教育很棒
这里有一份由US NEWS评选出来的最适合最适合养育孩子的国家,我们也知道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学校非常重要,但除了学校以外还有很多重要因素决定了是否适合教育孩子。这份名单上的国家分别是丹麦、瑞典、挪威、芬兰、加拿大、荷兰、瑞士、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奥地利。你们的孩子在中国,你们也在中国养育自己的孩子,那我们就看看按照统一的全球标准评选出来的哪些地方最适合读小学初中和高中。PISA评分是全球范围内用来评估学生数学,科学和阅读能力的排名。PISA评分最高一些地区如下:新加坡,香港、日本、澳门、爱沙尼亚、加拿大、台湾、韩国、中国。PISA评分说明了中国的初高中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尤其是在数学,科学和阅读这三个领域,是卓有成效的。这个排名我一点都不觉得惊讶,我教过上百名来自亚洲地区的学生,他们的学术表现都非常出色。虽然我只教授硕士阶段的课程,但我也能明显发现这些亚洲学生的数学和科学,以及阅读的基本功是要比来自其他地区的学生优秀很多。
学习本来就是艰辛的
我几次来中国,都能够听到大家有一些抱怨,说中学生的学习和竞争压力太大了,没有什么玩耍放松的时间。但是从我个人的角度,我认为,中学本身就是需要刻苦努力的,没有太多乐趣可言。我上中学的时候就学习很刻苦,现在看来我做的是对的。有句谚语说“没有辛劳,就没有收获”,而上面这些国家的中学都非常优秀,如果中学阶段希望去海外求学,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根据PISA评分,中国地区的中学生科学,数学,阅读分数都很好,说明中国地区的中学教育体制,也是很不错的。在这里我也希望引用一下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是艰辛的,但是会结出甘甜的果实。我个人非常喜欢这句话,上学不是为了娱乐,上学需要刻苦需要努力。最初很努力的孩子们,最终也会有更好的结果。如果我们着眼于眼下年轻一代人的教育,我们就会发现目前的这一代年轻人面临着前 所未有的时代,事物发展迅速,并且说有的变革都在同时发生。
国际化教育背景,才能更好适应国际化
对于年长的人说,过去的变革是比较容易应对的,因为过去的变革虽然也在发生,但是发生的速度和频率是低的,是慢的。当下的数码时代,变革发生的速度非常快。这里我用两个时间点来举例,第一个是2007年,第二个是2011年,2007年,iPhone面世了,从此智能手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目前很多人也依靠iCloud进行办公,而iCloud不过只有7年的历史。这些变革,和其他变革一起,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数码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之后,世界的经济中心从西方转向了东方,这种转移的速度快到很难让大家察觉。下面我会大家一组数据帮助大家理解,美国和整个欧洲的GDP加起来,是没有韩国印度中国日本的GDP高的。这意味着很多经济生产活动的从西方转移到了东方,同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机遇,包括就业机会,商业机遇也更多的会在东方出现。年轻人将来也会更多的聚集在这个经济活跃的地带, 另外一个巨大改变的领域就是城市化,有史以来,居住在城市里的人口多于农村人口。以西安为例,城市化对于这里的影响,大于城市化对于我家乡的影响,居住在城市里学习的机会更多,从事商业的机会也更多,所以在城市里面从事教育行业的投入产出比要高很多,随着国际化的进程,教育的国家化也显得非常重要。为了更好的迎接国际化,是不能用完全的本土教育培养方法来培养未来说需要的人才。所以有国际化教育背景,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符合经济全球化的需求的。中国目前有很多机会,这是一件好事。在公元1000年的时候,那个时候大概西安还是中国的首都,那个时候中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很大比重,大概25%。那个时候中国非常重要,但是随时时代的发展,中国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总量的占比逐渐在下降,一直到1950年大概占世界经济的5%。 但是通过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再度发展了起来,重新成为了世界经济的很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中国经济总量是世界第一或第二。根据IMF的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会占世界经济总量的40%。我再举一个例子,每售出四辆别克车,就有一辆是在中国销售的。大量的奢侈品品牌非常重视中国市场,不管是Prada还是Gucci,50%的奢侈品市场是在中国。所以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相关性是非常高的,并且中国市场变的日益重要。对于中国的新一代人来说,挑战也是有的。你们面对的挑战来自于以下:在20年之后,你们的收入会比现在更高,因为中国的经济在以5%-7%的增速发展,所以收入也会增加。但是另外一面是,收入 的增加速度会放慢。 所以你们的父母和你们的差别,会比你们的收入和你们子女的收入差别大。所以对于新一代,这就是挑战。他们很难做到和父母一样成功。中国的父母非常爱他们的孩子,他们希望能够提供他们能提供的最好的国际教育,所以很多年轻的中国孩子能够去他们想去或者最好的学校去学习,但是对于这些孩子来讲,他们很难取得自己父母曾经取得的成就。我有很多中国学生,也都是硕士学生,他们的年龄大概是22,23岁的样子.......
如需进一步了解,欢迎在线咨询留学专家;或有任何相关疑问,请进入答疑中心留言,会有留学专家为您解答。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