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容易出现哪些滩应激反应?
应激是指当内外环境威胁到一个人的重要需求和其应对能力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类特殊心理、生理反应;反应强度和反应持续时间有明显个体差异。
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包括:
1 .焦虑情绪烦躁害怕自己被传染,此而失眠。易激惹,容易发脾气;担心学业受影响,甚至因
2 .抑郁心情低落,特别容易哭泣,对生活‘目户巨勺中的“他事情形台“乏兴趣。
3 .强迫反复洗手、反复清洁家中物品;强迫性地关注疫情信息,不断刷新信息。
4 .出现疑病症任何和新冠病毒肺炎相似的症状都“自我诊断”为新冠病毒肺炎,即使检查结果正常也不相信,惶惶不可终日。
同时,还可能出现胸闷、出汗、心慌、恶心、肠胃不适、尿频等生理应激反应。
疫情期间,该如何进行自我调适?
适度的应激反应有利于保持警觉、调动资源并增强适应能力来应对疫情危机;但如果反应过于强烈和持久,则会影响正常生活。
如产生心理应激反应,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自我调适:
1 .关注正规渠道,适度关注疫情信息
关注官方、正规渠道发布的新闻,了解疫情的发展趋势,能够帮助抵抗失控感;多关注积极、正面报道,从中汲取战胜疫情的正能量。
2 .了解疾病相关知识
系统全面学习新冠病毒肺炎防控知识,做到,已里有底,能更有效地缓解恐慌焦虑情绪,更好地保护自己或照看患病的亲人。
3 .接纳自己的情绪
适度的情绪反应是应对疫情的“自我保护”机制,有利于对疫情保持警觉,加强自我保护和防范措施。
4 .调整不合理的认知,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念
全面评估事件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坚定的信念是战胜病毒的“精神良药”。
5 .维持正常的生活节奏
可通过制定生活计划保持健康作息,坚持每天锻炼,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有计划地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6. 与亲友积极地交流与沟通
用远程方式联系亲朋好友、同学师长,倾诉自己的情绪、表达关心、交流共同的兴趣爱好、约定疫情结束后的计划等,通过人际沟通获得心理能量。
7. 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做有价值、有建设性的工作,可以帮助提升个人自我价值感,提高应对压力的自信;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要帮助和关怀身边的人,在助人的过程中,积累内心正能量。
8 .适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
如果心理问题难以自我调适,要主动向学校,已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或专业机构求助若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应去医院就诊。
特别提醒
应密切关注所在国疫情发展变化,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配合当地政府疫情防控措施,按照所在留学院校的要求,做好学业和生活的相应安排。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 + 86-10-12308 / + 86-10-59913991
以上就是对“海外留学生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指南”的一些介绍,如果你还有任何疑问,可以在线咨询宜昌新东方留学专家,我们会针对您的个人情况给出合理的申请建议和留学规划。
扫码关注宜昌留学资讯获取更多留学最新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