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历通过初选之后,求职者会收到公司发的面试邀请。
这里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公司直接邀请求职者参加face to face的现场面试。这种情况对公司来说成本较高,所以一般情况下,这都说明公司对求职者的简历比较满意。
另一种则是先要求电话面试,简单了解求职者情况。
然而对于大多数留学生来说,无论哪种面试都是痛。就算平时德语不错,面试时的紧张也会限制表达能力,开口就跪的事屡见不鲜。
打好语言基础、平时多说多练当然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但在硬实力不够的情况下,除了转发锦鲤,还可以学习一下以下小技巧:
1、关于时间和地点
现面如果要跨市,更是要提前一些,毕竟对于德铁,我只想说一句“呵呵”。
电面的话,最好在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进行。相信我,学校图书馆并不是个好选择。
时间上,如果觉得公司安排的不合适,可以发邮件过去提出异议。千万别觉得不好意思,德国人对于这点向来是很通情达理的。
2、关于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是所有面试官都喜欢的热身环节。我一共就参加了三次面试,结果就做了三遍自我介绍……
不过这个环节也有好处,一是迅速帮助求职者进入状态,二是为后续提问作铺垫。
但自我介绍不是让你事无巨细地把自己的生平说一遍,而是把你想让他了解的内容,概括地说一遍。至于不想让他问的,就干脆别提。
3、关于一般提问
热身操结束后,一般会进行一些简单提问,这些提问都是围绕简历和自我介绍展开的。在写简历时,你就要知道别人可能会对哪个点感兴趣,并设想一些可能的问题,准备好回答。
特殊的经历总会引发人们的好奇心,所以利用这个特点去准备,往往可以预测到60%的提问。
背过的问题,回答的时候自然胸有成竹。当然,别背得太溜,要表现得自然。如果自己的某项经历比较复杂,或有成品可以展示,还可以准备一些图片作为辅助。
4、关于专业知识
因为专业问题不同于其他,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可能蒙混过关。
比如说,我当时应聘的是发动机研发类岗位,就被问了很多Verbrennungsmotor这门课上的知识点。刚开始还能靠着依稀的记忆招架,当记忆用完了,就只能回答“Entschuldigung……”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5、关于那些意外的问题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的,准备得再充分也不可能百分百预测到所有提问。关于那些意外的问题,我的应对方案是实事求是,多用简单句。
能力足够,就美化一下语言;能力不够,那就靠最简单的词汇来说。大多面试官对外国学生的语言要求没那么高。所以,表达清楚就行!
面试完成之后,就进入“听天命”的阶段了。这段忐忑时光会持续一段时间,短则一两周,长则一个多月。建议大家无论面试自我感觉多好,都不要寄希望于这一个结果。在ZU来之前,抱着平和的心态去投下一份岗位,因为谁也不知道来的会是惊喜还是惊吓。(这大概是整篇文章最发自肺腑的一个建议了。)
总之,在德国找实习的确不是什么易事,每天收到好几封拒信是家常便饭。找实习不单单是实力问题,运气也占很大一部分。所以,面对接连的失败,别急着否定自己,也许是最近水逆呢?要相信触底反弹嘛!
最后,衷心祝愿大家都能顺利完成在德国的学业!就算掉进了坑里,也要爬出来继续前进!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版权声明:部
分图片和文字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问题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