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当Cheryl收到录取当时候,她第一句话跟我说:“刚睡醒的我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第二句跟我说:“我的主文书内容爸妈还不知道呢,求不卖队友!”我看着屏幕笑了,心里除了替她感到高兴外,还有深深的感动和温暖。 还记得在Cheryl参加常春藤Workshop课程的时候,孩子优秀的课外活动和独特的德语学习背景,让她很快成为了班里最有记忆点的学生之一,可是这主文书,几次沟通都没有头脑风暴出一个打动人心的素材。从小一直是三好学生优秀楷模的Cheryl,如果只是展现她典型的中国好学生形象就相当于申请自尽。终于有一天,在我们两个人单独谈心的时候,她怯怯懦懦的提到了一个话题:“我有些不好意思说,我感觉这个可能没法写……”这是一个关于挑战学校权威的故事,是两颗青春的心勇敢的追求内心之所向往的故事。当我把我听到的和感受到的整理思绪后,重新跟她复述一遍的时候,我分明看到Cheryl眼里充溢着泪花,同时也发现自己已经被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和震撼。最有意思的是,孩子到现在都没有跟家长说过自己主文书到底写的是什么:“我怕我爸妈知道了会吓到,哈哈。”她打趣的跟我说,这时候,我们已经成为了交心的战友。 虽然SAT分数1月份之后又考了两次也没能有更高的提升,不过除了标准化考试以外,接下来的一切顺理成章又惊心动魄,我们精心准备了申请的额外素材,把孩子这些年所有跟德语学习相关的内容整合到满满的两页纸里;同时利用学生做过杂志的优势,对简历进行了较为专业的修饰,在接下来收到了宾大的校友面试邀请后,简历也自然而然派上了用场;后来11月底的时候,Cheryl收到了她德国交流期间认识的老师发来的邮件,告知她在老师递交了额外推荐信之后,收到了宾大用德语发来的邮件,询问更细节的关于学生的信息。孩子问我:“这意味着什么?”在这个信誉和真实为上的申请时代,information verification对于学校做最终决定的时候当然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所以还是印证了我那句话,真正的优秀,不需要包装!你只需要面对自己的内心,打动了自己,就打动了招生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