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不光学费渐涨,
“招生门槛”也逐年渐高,想要斩获美国知名院校的offer,除了拼一把硬实力,软实力等细节材料也是必不可少。从美国名校的招生官们最关心的问题:“What is unique about this student?”中我们发现,招生官们更偏爱哪些有独特亮点的学生!
在unique成为美国名校申请另一重点的当下,国际生选择什么课外活动才是有深度的?哪些软实力申请材料是招生官看中的?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哈佛大学招生官解读的“有深度的课外活动”。
不仅仅是哈佛大学,众多美国名校招生官们对“有深度的课外活动”的解说均为——“专注并深化一种或两种活动或爱好,而不是同时参加许多一般的活动。”而根据之前的案例以及经验分析,想拥有一个吸睛的课外活动,尽可能的去遵循以下五大法则,且要做到早准备、早规划:
1.评估法则:全面、客观评估学生的爱好与专长;
2.创新法则:探索学生独有的、有创意的专长;
3.专注法则:专注一个领域的爱好、活动、专长;
4.坚持法则:时间上保证投入,持之以恒;
5.发挥法则:提升专长水平、扩大收益范围。
我们再来说说家长对于规划有深度的课外活动最关心的两个问题:“如何发现学生爱好与专长?”“如何避免进入课外活动的雷区?”
■如何发现学生爱好与专长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如何发现学生爱好与专长?”,关于这个问题,小编建议大家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分析:
1.家长和孩子共同回忆
家长和孩子可以坐下来仔细思考,孩子在之前都参加过哪些课外活动?参与过哪些级别的竞赛?获得过什么样的称号或奖项?在思考的同时详细记录下来,之后我们就可以从这些活动中分析出孩子在哪些方面更关注或者获得的成就最多!
2.提问后作答
对自己/孩子提出几个问题,比如:学生是否喜欢文科、理科、艺术、音乐、旅行等?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学生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之后,我们就可以从问题中寻找答案,找出学生的一些特质或者爱好,从而着重发展。
3.根据生活寻找线索
前年和去年暑假,学生是怎样度过的?最近6个月,学生借了哪些书来看?和其他家长交流,你对自己孩子怎样评价?孩子的同学对他有什么评价?孩子在学校的外号表现出孩子什么特点?最近几个月的周末,孩子在忙哪些活动?如果用一句话表现出学生最大最显著的特点,这句话如何说?
通过以上3步骤,相信大家应该可以对自己或者孩子的兴趣爱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如何避免进入课外活动的雷区
在大家找到了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之后,我们就需要遵循五大法则进行活动的规划,而这时候,我们就要说说家长们关心的第二个问题:“如何避免进入课外活动的雷区?”,大家一定记住下面这些招生官一眼就识破的活动套路,避免入坑!
1.慎入“National Society of High School Scholars”类的挂名组织
这些机构大多是通过College Board等类似渠道获得申请者地址,并群发信件/电邮给申请者,邀请他们入伙。这种渠道的套路往往类似于“捧杀”,极力夸赞申请者,诱导申请者加入组织,然却只字不提加入组织的优势或可以做什么活动。
而这样的套路招生官也早已“烂熟于心”,看见了申请者的材料中提及类似活动,心中也就知道,“哦,这个学生花了一些钱,让自己的申请材料看起来不错.....”
2.国外志愿者、支教等活动
志愿者是有门槛的,如果你仅仅去做做义工、支个教,那不如把钱直接捐给有需要的人!而且执意去国外参加志愿者的学生往往也会让招生官表示疑惑:“为什么要花钱去国外参加志愿者?为何不为自己的国家做一些贡献呢?......”
小编在这里也提醒大家,仅仅做短期义工或志愿者的活动已经没有什么含金量了,真正有深度的公益性活动应满足长期坚持、并能从中反映出申请者成长环境以及过程的活动,不光如此,申请者还得会讲故事,可以从文书中展现出自己的公益心以及情感。
3.各大“名人”的推荐信
很多申请者及其父母都觉得,利用高大上的人脉关系以及资源为孩子申请加分是件光荣的事。因此,在申请中各省长、总裁等“名人”就开始为没见过几次面的孩子写推荐信。然而,也许招生官并不认识你的推荐人,且在招生官眼中,与申请者没有什么交集的“大牛”推荐,不及你身边一名普通教师的推荐信含金量高。
如需进一步了解,或有任何相关疑问,欢迎在线咨询留学专家。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