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玛大约有65000名居民,算是一座小城。但这正是使它如此迷人的原因,就生活质量和文化而言,这座经典城市已无须赘述。歌德和席勒,巴赫和李斯特,克拉纳斯和格罗皮乌斯以及许多其他人物仍代表了城市的形象。许多举世闻名的音乐家赞赏魏玛的特殊氛围,并留下重要的作品。大学的赞助人弗朗兹·李斯特(Franz Liszt)是一位伟大的钢琴演奏家和作曲家,于1848年定居于魏玛(Weimar),居住到1861年,并推广了当时的宫廷指挥音乐。而魏玛“弗朗茨·李斯特”音乐学院是一所面向国际的大学,学校为来自50个国家/地区的大约900名学生提供了艺术,音乐教育和音乐学领域的广泛学科。它依赖于教学和音乐制作方面的强有力合作,科学研究与研究之间的对话以及与专业实践的多样化合作。在这个美丽的魏玛小镇学习,为学生们成为音乐家做充分的准备,并为他们主动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弗朗兹·李斯特(Franz Liszt)在1835年提出了在魏玛建立音乐学院的想法,需要高素质的乐器演奏家来使乐队变得足够强大,以适应当时的新音乐;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在魏玛建立了一个管弦乐演奏培训中心。直到1872年,在李斯特的学生卡尔·穆勒哈尔通(Carl Müllerhartung)的带领下,这个梦想才得以实现,并在德国创办了第一所管弦乐队。
1877年,成立“魏玛乐队与音乐学校”(Orchester- und Musikschule)
1885年,更名“乐团、音乐和歌剧学校”(Orchester-,Musik- und Opernschule)。
1899年,更名“音乐,歌剧和戏剧学校”(Musik-,Opern- und Theaterschule)
1902年,更名“大公爵音乐学校”(Großherzogliche Musikschule)
1919年,更名“国立音乐学校”(Staatliche Musikschule)
1930年,更名“国立音乐大学”(Staatliche Hochschule für Musik)
1956年,正式更名为“魏玛音乐音乐学院”(Hochschule für Musik)现以“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命名。
1995年,图林根州立音乐档案馆成立,是音乐学院的中央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