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学科专业,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1. 自己的能力,兴趣/热爱,价值观。
美国知名投资家马克·库班建议,“Follow Your Efforts" (让你的努力引导你). 明确了解哪些领域是你的强项。譬如数学,理科,商科,经济学,等等。专研下去。不止要擅长,要变成专家。他开玩笑说,人很少会放弃他很擅长的领域。你擅长的领悟自然变成你的专业。就算有天赋不努力也不会成专家的。你不能控制你的天赋,但是你能控制你有没有努力,你有没有投入时间。只有长期努力才能成为专家。
西方教育提倡跟随你的兴趣。中国也认可兴趣是最好 的老师。但是兴趣能不能成为一个专业在于遇到困难时候你能不能坚持下去,还是这只是一个纯粹喜好。最近我有个学生想学艺术,申请时候没能完成作品集。学生解释因为家长反对所以没有完成。但是他在美国读书,家长在中国,就算反对,也不影响她作息。遇到一些困难就不能克服,显示艺术只是一个喜好,兴趣,不适合作为她的专业。
美国微软创办人比尔·盖茨热爱编程。他早年在作项目时候,经常完全投入工作,几天不洗澡,一直到项目完成,造成很多同事不愿意参加他开的会议。说这个故事不是提倡不洗澡,是告诉你一个兴趣爱好要变成适合的专业需要你对它有类似的热情和执着。遇到困难也是这样不退却,直到完成和实现目标。
还有一个角度是匹配你的价值观,假如你志愿为环境生态作贡献,环境政策可能就是适合你的专业。选一个合乎个人理念的专业,目标是满足感。
2. 未来
对职业的未来还有自己的态度也需要作个推测
要考虑10或20年后还会喜爱这个专业吗?还是三分钟热度,过一段时间又开始犹豫?这个专业容易就业吗?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这个专业的薪酬合乎我的理想吗?在快速自动和人工智能化的前题下,这个专业5-10年还在吗?
3. 职业/性格测试
借助霍兰德类型测验协助决定专业。霍兰德通过六个基本纬度(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传统型)帮助被试者发现自己的职业倾向和能力专长。霍兰德适合于高中生,在入大学前提供建议。
希望每个学子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