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幸,我们这次可以专访到前普林斯顿招生官,请他给大家一些建议。同样,招生官也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去反思。
新东方的朋友们邀请我来为大家分享中国学生准备去美国留学时面临的困难的一些看法。
我将分为三个方面来解析这些困难:
首先,在申请美国大学之前,几乎所有的中国学生面临着美国本土学生不曾面临的挑战;
其次,申请过程很复杂并不易被理解,这对于中国学生很不利;
第三,在中国学生进入美国大学后,他们还会面临的极大的挑战。
中国学生面对的最大程度的挑战…即使在申请大学之前…就是大部分中国学生还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
大部分中国学生知道如何熟记,但是记住某些知识并不等同于理解它。
中国学生好像在接受知识时不善于质问,分析和思考。
对于美国人来说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是,中国学生好像不善于利用课外的学习资源。
我知道你们当中很多人会问自己的孩子今天你在学校学了什么。但请问他们:你们在校外学到了什么。
我猜你会惊讶于他们回答之前必须想多久。
下一个着重点,中国学生所面临的第二大挑战是他们需要增加自律和自强。
很多中国家长为孩子做很多事情,例如:
1. 叫孩子起床
2. 带孩子去上学/其他任何地方
3. 给孩子准备饭菜
4. 弥补孩子犯下的错误
5. 批评孩子为了“让他们变得更好”
这些欣慰都阻止了您孩子去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和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哪怕很小的事情。
如果一个学生不自己起床,不自己去学校,不自己吃饭,不可以弥补自己犯下的错误,还经常被父母批评,那么这个学生将缺少人生中最重要的资源——自信。
第三个着重点可能看起来并不重要,但是这是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之间所存在的显著差别的地方,学生可能需要更多为他人着想。
例如:有少数学生在课外参加了帮助残疾人的志愿者活动,但是他们做这个是为了“建立自己的简历”,而不是真正的帮助他人。这些学生看起来好像并没有获得帮助他人的乐趣
他们的大学申请材料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美国大学并不希望录用这一类学生。
他们过着很舒适的生活,看起来并不想跳出自己的舒适区。但是,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简单容易的事情。
成长就需要人们去做之前没有做过的事情,或者用一种新的方式做以前做过的事情。这两种成长方式都不容易。但是想要变得更好的话,唯一方法就是去做不容易的事情。
这也就是说如果学生不愿意体验新的事情,这种心态对于他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想想自己孩子,有没有过尽力去做过一些不容易的事情?他是如何面对这些苦难,并让自己变得更好的?
最后一个着重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大部分中国学生都需要提高英语。
那些克服了上述四个困难的学生(也就是学会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会了自律,可以为他人着想,并坦然面对苦难的学生),英语水平反而是最小的困难。这是因为这些学生会尽力的寻找机会提高他们的英语:看英文电视节目,上国外网站,阅读英文读物,尝试尽可能的多的说英语。 请问的听众有多少人能说英语?您多久跟孩子说一次英语?如果说的少的话,您应该多与孩子多说一说!
申请大学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挑战。这种挑战在中国学生择校的时候就开始了。
在中国择校是很简单的。中国有“最 好的大学”。排名第 一的大学比排名第二的大学好。所以学生很容易的就知道自己要申请哪所大学。
在中国,学生需要做的就是申请自身所能达到的最 高排名的大学。
但是在美国,并没有“最 好的大学”,每个大学都是不同的,有些时候不同大学之间的差别很小,但是一般来说,学校之间的不同还是很明显的。学生只有去了更适合自己的学校,才能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学习到更多知识,成为更能干的人,获得更好的未来。
所以选择“最适合”学生的大学是非常重要的
在申请美国大学的过程中,对中国学生不利的第二个因素是学生们认为大学是未来就业的跳板。
美国大学不希望因为培育“下一个伟大的会计”,“下一个伟大的律师”,或者“下一个伟大的程序师”而出名。 美国大学希望因为培养世界领 袖,或是让世界更好的人才而出名。
而大部分中国学生的个人陈述好像申请大学是求职面试的一部分。这是一个显著的错误。
学生面临的大三大弊端:中国的高中对于学生申请美国大学并没有帮助。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成绩单和推荐信上。
对于有经验的招生官来说,中国学生的成绩单并不难理解,但是如果由缺乏经验的招生官初次审读成绩单,结果通常不是很好。
比如,在中国平均分在85分以上是A,在美国“A”一般是指平均分在90以上。所以如果中国学生在高中每门课的平均分是88%,没有经验的招生官会认为这个学生是“B”等级水平的。但是如果中国的高中将平均分成绩从百分比转换成字母形式,同样的学生将会被认为是“A”等级水平。
推荐信是另一个方面的问题。 中国的推荐信非常简单。推荐信是需要实例的,可中国高中提供的推荐信常常堆满了好的形容词。却没有一个实例。阅读这些推荐信并不会让招生官觉得学生与众不同。
最后一个比较大的挑战是在学生进入到美国大学之后。美国大学的课程是有一定难度的,是真的,真的很难。官方数据表明,中国留学生的辍学率是25%,非官方的数据表明,中国学生的挂科率超过40%,有的学校甚至超过50%,美国的大学和学院远比亚洲学校真的难很多。
请一定注意,排名低的大学课程并不比排名高的大学课程简单。有些时候排名低的大学所教授课程更难。
除了课程难易程度的差别外,学生们必须拥有成人生活中所具备的素质才能在学校里获得成功。我强烈建议并且鼓励学生们去做调查,参与实习,加入社团和多做一些体育运动。
毋庸置疑,想要在保持课业水平的同时做到这些事情,对学生来说也是很大程度的挑战。
在美国,最成功的学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自律并且擅于管理时间的学生。
在美国大学里获得成功的技巧恰恰也是在生活中获得成功的必备素质。
我会和大家分享几个近期发生的申请案例,我相信你们会认为其中一个学生是“完美”的而另外一个学生不是。
第一个学生是一个美国知名高中毕业的本土女孩:她在高中时学习成绩第一,有非常高的SAT和AP成绩,既是班长还是体育队的队长。她还获得了全国青少年体育竞赛冠 军。
第二个学生是在普通高中毕业的中国男孩,学校不错,但不算顶 尖,他有中上等的GPA和SAT成绩,只参加了三门AP课程考试,他的家里非常有钱,但是他用自己在肯德基打工挣来的钱创建了自己的重金属摇滚乐队。这位学生非常喜欢音乐,曾在小学教授音乐课。
这位美国女孩所申请的学校都拒绝了她,最后她去了一年社区学院就读一年,然后转到了伯克利。这位中国男孩被自己的首 选大学录取了,他去了一所常春藤大学所录取,现在就读于一所很好的法学院。这是为什么?
这位中国男孩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克服了很多困难。他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并将自己的爱好分享给大家。他对音乐的激情让他变得更好。他通过分享自己对音乐的喜爱让世界有了轻微的改变。
美国的女生拥有很多优势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很好的成绩,优秀的运动员,所有方面都是关于最 好 的 “我,我,我”。美国的大学需要让社会变得更好的学生,而不是只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学生。
你们可能觉得美国女孩是一个更好的学生,但是我不这么认为。
总结一下大部分美国大学正在寻找哪类的学生,我们可以看到最重要的因素是学术背景,在有挑战性的学科取得优异的成绩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优异的成绩是有帮助的,尽管越来越多的大学不再相信SAT和ACT成绩可以代表一切。
很多中国学生都可以达到学术要求的标准,但是他们在别的领域会有短板。主要表现是对知识的好奇心不够。你有没有做过一些事情去验证你的想法或知识?有没有对某一事物或问题进行深入调查?有没有做过实验去验证自己觉得有趣的问题?有没有为自己感兴趣的人或者书籍撰写文章?你有没有做过任何可以提现你对知识怀有好奇心的事情?
如果要那些热门美国大学,学生的申请必须要让人眼前一亮才行。当招生官看到你的申请时,会不会惊叹“真不错”?
你有没有利用暑假去到中国西部,一边更好地了解穆斯林文化?有没有在加拿大荒野体验一个月徒步旅行?有没有探寻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所发生的事情?有没有尝试理解费马大定理 ?有没有创建一个手机软件并投入使用?
你有没有做过任何事情能让社会变得更好?之前的经历是怎样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你的经验对自身,家庭,和社会有什么影响?你进入大学后要如何改变世界?
申请大学的过程就像是在约会。学生们需要展现出他们对这所大学极大的兴趣。学校也喜欢学生展现出情有独钟喜欢。比如:参观学校、阅读关于学校的材料、提前申请。
请学生和家长理解的是,国际学生的录取名额是有限制的,中国学生的比例只占其中一部分。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会被哈佛录取,但好消息是,在美国有超过4000所大学,而且大部分学校都非常好
最后,关于如何能够成功入读美国大学,我希望给您如下建议:
从易到难地讲,首先请鼓励学生观看英语电视,阅读英语书刊、杂志,甚至使用英语上网。如果您可以说英语,请用英语跟学生交流。其次,比较难的一点建议是,大多数学生都可以通过参加在美国举行的、非学术性夏令营来提高自己。请让学生参加赴美夏令营。让学生们学会如何跳舞(嘻哈、摇摆舞、交际舞都好)
最后,学生们可以进行兼职,但请注意这个兼职是一个真正的青少年的工作。让学生在家长朋友的会计事务所或者诊所工作并不会让我印象深刻。这样的工作意味着家长并不认为自己的孩子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做一些事情,而是需要家长来安排。
如果学生能从兼职中学到宝贵的人生经验,即使是帮助年长者或者病人也是一个很好的经验。
第四,我认为这个也是对在座家长的意见,家长们应该放松,在照顾孩子之外培养别的的爱好。您每次的叫孩子起床,都浪费了一个让孩子自律的机会。每次母亲送孩子上学,学生们就会浪费一次照顾自己的机会。每一次母亲为孩子们准备好饭菜,都浪费了学生自己学习如何做饭的机会。每一次家长像对待小宝宝一样对待孩子时,都表示家长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具备了成年人的能力。请您停下来,因为这样真的会伤害您孩子在成人社会里的竞争力。
请开始表扬您的孩子,不要批评他们。您将惊讶于自己孩子的变化。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