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名校喜欢怎样的学生?虽然对此说法不一,但可以明确的是,一定是好的生源,而且大学对申请学生的审核越来越严格和立体,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名校表现尤为突出。
但是,申请美国名校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一说法并没有数据的依据。对于一个每年只在中国招5个左右学生的学校来说,某一年只招了3个,就说该校对华招生名额缩减了40%,并没有说服力。事实是该校的竞争实在激烈,全拼学生个人实力,并没有什么区域招生名额数之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导致申请材料差异化越来越重要,其实质是申请的评价标准在变化,是将中国留学生纳入到申请的规范流程中的一个过程。
各大学的取材标准和倾向都不大一样。他们不是找成绩最 高的,而是找最合适的,主要看学生与学校各方面的匹配度。
有的大学取材的最 高标准是学生的多样性,招各种各样不同的学生,而你根本无从知道与你同时申请这所学校的对手,所以录取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有的大学是分控,严重依赖标准化考试选拔。而这种简单粗暴的选拔方式正面临困境,且不说每年都有招到高分低能的中国学生,就是美国国内,对于“标准化考试是否应该被大学当作录取的考虑因素”的质疑声也从未间断。为了呼应市场的质疑,标准化考试的开发机构一直试图改革,TOEFL、GRE、SAT等等都是如此。
对于顶 尖高校来说,申请者的方方面面都要被综合考虑(holistic review)。单一的好成绩,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学术能力,招生官要看到的是学术能力在各种评测标准下的一致性和匹配度,包括高中成绩单、AP或者IB类的标准化考试、学科竞赛奖项、大学暑期课程等。更重要的是,申请文章必须要有独特性,越是竞争激烈的学校越要靠文章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