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留学的同学们有没有疑惑过,为何法国人似乎总是参与罢工?这个国家的罢工文化是如何形成的?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探究法国人对罢工的热衷之谜。
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和待遇!
法国罢工(la grève)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当时,工人们开始意识到他们的权益正遭受剥削,因此他们通过罢工来争取更优的工作条件(condition de travail)和待遇(rémunération)。这种行动被称作Faire la grève,意即“进行罢工”。
“Grève”一词起源于拉丁民间语grava,意为“砾石”。在中世纪拉丁语中(自876年起),它意指“沙滩”。到了12世纪的宫廷文学中,它还用来指代一整片沙滩,在广义上表示一块沙质、砾石或鹅卵石的区域。
随后,“grève”开始被用来指代市民及集市商人们交易的公共场所。那时,巴黎的塞纳河上频繁往来着许多商船,为了方便卸货停靠,人们利用了沙滩。这些沙滩后来发展成了著名的Grève港口。在这个港口兴建的大型市场,即为Grève广场的市场。
那么,“faire la grève”表示“罢工”的这个意思源自何处呢?
实际上,在19世纪初期,雇员们开始联合起来,采取集体自愿停工的行动。《法国语言宝库》一书对此有如下记载:
“石匠们决定在下一个星期一采取他们所谓的‘grève’行动[即离开他们的工地],以要求加薪。” 正是这一事件,解释了为何在法语中会使用“faire la grève”来指代旨在改善工作条件和提高薪资的罢工活动。
对法国人而言,罢工已超越了单纯的抗议行为,它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罢工是他们表达不满和争取权益的关键途径,他们坚信唯有通过罢工,方能提升他们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这种观念在法国社会中深入人心,孕育了其独特的罢工文化。
当然,想了解更多法国文化,法语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深入理解了一个国家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去感受当地的文化。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怎么样,有没有了解更多呢?如果你在法语学习中遇到困难和瓶颈,或者在法国留学申请上有疑问,欢迎来武汉新东方第二外语,我们的老师会给你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