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国内大学校园的同学们一定接触过很多风格各异的老师,他们有的本身就是专业领域的大牛,一句话就能让你豁然开朗;有的被同学称为“老古板”教授,但却恪守原则、严谨仔细;还有年轻活力的留校老师,往往最能和年纪相仿的同学们兴趣相投。
不同于在国内大学,在美国留学的学生群体中,由于环境适应、性格和语言各方面的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很少和教授进行课堂以外的交流, 很多教授对中国学生的印象都是坐在最后一排低头学习的学生, 到了学期结束,都没有记住其中几个的名字。
其实,和教授之间的交流在美国大学的学习当中是至关重要的,只要你勇敢的去交流,一定会发现美国教授也各有特点,同时也能更好地辅助学习、适应课堂。
那么,美国的教授都是怎么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小伙伴们分享的小故事~
“有位同学在上课期间家里出了事故,他得缓交作业,同期另一位授课的香港教授直接拒绝了他的要求,并威胁他可能会考试不及格。这也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做事的原则和风格。
哥们冷静之余也能理解,而这有位美国教授,哥们直接请假并说明理由,教授理解之余很耐心地告诉哥们授课内容,因为两人在专业上有较大差异,所以哥们就反复询问,教授也耐心解答。
交流完后,教授对哥们看法不错,问了句“你应该不是换了专业的吧。”哥们说是,他说:“那你很勇敢啊!”这是哥们自从大学开始第一次听到一个教授这么表扬自己,很是鼓舞。教授很好奇哥们为什么要换一个完全不懂的专业?哥们老实回答说,大家都说这个专业好,我想看看到底这个专业如何。教授当时笑了,说,还是年轻好啊!
后来教授上课,哥们发现教授一般都提前半个小时到教室,于是每次都提前1个小时到,为了和他多交流一下。教授对哥们也特别照顾,每次下课,都过来问问有没有什么地方不懂。哥们自述这么多年第一次被一个陌生的教授关心,而且别人还是世界级大牛,居然肯去关心一个陌生的且当时能力完全为零的博一学生。这件事情对他感触非常大。”
“其实很多时候, 尤其在学期刚开始,很多教授就会已经指出如果在学术上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向他们提出解决,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可不是客套话, 可是真真实实的指导,所以当你有任何问题的时候确实是可以向教授交流的。
上一个学期,我参与了Ethnos的表演排练, 需要每天晚上6:00-9;00pm 都要排练,而那个时间段我有两场考试, 在尝试熬夜不睡觉解决了一个考试之后,我的身体状况出现了巨大的红灯,所以我觉得接下来这场考试实在在这么大力度的排练当中没有办法通过。
在万般无奈下,我和教授沟通了这件事情,没有想到, 我的教授非常通人情的将考试安排到了下一周的周五,这样我就有充足的时间准备和休息时间。
如果我没有做出这样的沟通,而羞于和教授说我当时遇到的纠结状况,一切都会不一样, 我会考的很差至于没有办法通过整门课,但是现实是我考的很好,最后这场考试帮助我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有些时候,类似于一些无法预料的原因导致没有办法上交作业,找不到作业或者没办法参加考试,这些并不是过错,可以及时和教授沟通,这样可以帮助你得到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美国几乎很少大学是专门从事法学教育及研究项目的,而大多数提供法学教育的则是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law school),是附属于大学之中的。
在申请美国法学专业之前,法学院的Sarah教授真诚地对我说,在投递申请之前,应该充分考虑好几个问题:“将来是否想成为一名律师?”、“有没有想过今后去哪里实习?”、“学习法律专业的目的是什么?”、“你是否想从事除了律师之外的其他职业?”。明确自己的想法之后,充分了解美国法学专业的分类及各个项目的区别也是必不可少的。”
其实不只是法学,每个专业的申请都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想好自己在该专业方向上的未来打算,发自内心的向往才能打动招生官,而这种专业和行业的自驱力也才能支撑你在专业领域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源源不断充满热情和干劲。
如需进一步了解,欢迎在线咨询留学专家;或有任何相关疑问,请进入答疑中心留言,会有留学专家为您解答。如果您对自己是否适合留学还有疑虑,欢迎参与前途出国免费评估,以便给您进行准确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