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众多热衷于日本二次元文化的爱好者而言,“赛马娘”、“猫娘”、“舰娘”等词汇并不陌生。同时,对于赛马运动的热衷者来说,亚洲地区在赛马领域,日本的地位尤为突出,堪称世界上赛马运动发展最为完备的国家之一。
尽管在日本,赛马运动并未达到棒球那样深入人心的全民普及程度,但其作为家喻户晓的一项体育活动,仍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赛马运动的盛行不仅推动了相关周边经济的发展,动漫作品《赛马娘》的火爆便是一个生动的例证。事实上,除了《赛马娘》之外,日本还涌现出众多以赛马为主题的动漫和影视作品,共同构建了一种以趣味为导向的成熟文化现象。
那么,日本的赛马文化究竟是如何逐步形成的?又为何能够如此广泛而深入地盛行呢?
01
「日本赛马文化历史」
The first part
首先,让我们共同追溯日本赛马文化的历史脉络。
世界赛马文化的滥觞可追溯至同为岛国的英国。早在1174年,伦敦的马市便见证了首次较为正式的赛马活动的诞生。随着历史的演进,至13世纪左右,赛马热潮席卷了整个欧洲大陆。与此同时,伴随着贸易格局的不断调整,赛马与英语一道,深深地扎根于众多殖民国家与地区之中。
正如古亚述国王对双轮马战车的钟爱,赛马亦历来备受贵族阶层的青睐。在英国,皇室不仅是赛马与育马事业的最大庇护者,而且众多重大赛马活动的颁奖者也多为皇室成员。值得一提的是,前英国首相布莱尔便是赛马运动的狂热拥趸,他在履行政治职责之余,还兼任格拉斯一家专业杂志的赛马评论人,展现了对赛马文化的深厚兴趣与独特见解。
赛马运动在日本的发展相较于其他国家较晚,其起步可追溯至明治维新时期。当时,日本秉持着“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理念,积极向西方学习。在此过程中,西方的赛马文化亦被日本所吸纳。
自1908年起,日本政府为赛马业提供了巨额补贴,旨在鼓励赛马俱乐部的整合与日常赛马比赛的持续进行。此举标志着日本赛马业正式迈入“政府扶植赛马”的时代。
二战结束后,尽管赛马运动因1943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停办,但在战争结束后的第一年便迅速恢复。随后,1948年日本赛马协会解散,赛马运动正式由日本政府接管,开始实施国营赛马活动,以进一步推动其发展。
在1954年,日本政府依法设立了日本中央赛马会(JRA),作为国营赛马业务的法人实体。此后,随着日本经济的蓬勃发展,赛马运动亦逐渐崭露头角,日益繁荣。其中,赌马作为合法的赌博活动,为政府贡献了可观的税收收入。
进入八十年代,为推动本国的发展,日本积极对外开放,并设立高额奖金的日本杯赛事,旨在为国内赛驹及国外赛驹提供一个公平的竞技平台。然而,当时日本赛马尚处于发展初期,在与传统国外强队的较量中,往往处于劣势地位。
在长达十年的赛事中,日本杯的宝座多被国外赛马占据,仅有两次由日本赛驹夺得桂冠。然而,日本作为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并未因此气馁。
九十年代,日本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赛马管理经验及优秀血统,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在90年代初期巨资引进的美国种公马周日宁静(Sunday Silence)。通过血统的优化、赛事体系的完善以及日本赛马经济的强大实力,日本的赛马水平得以迅速提升。这一时期,日本赛马在与外国赛驹的竞争中已能够平分秋色。
此后,日本赛马在逐步与国际赛马接轨的过程中,经过不懈努力和深入探索,成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并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尽管在此期间,引进的种公马数量有所减少,但自那时起,日本赛马在与国际赛驹的激烈竞争中逐渐展现出明显的优势。
这一积极趋势在2006年得以确立,当时日本名驹大震撼在日本杯上荣膺,自此开启了日本赛驹在近十年间几乎垄断日本杯的辉煌历程。
自此以后,尽管日本杯名义上仍保持着国际赛事的地位,但随着日本赛马的强势崛起,国外赛马已难以在该赛事中取得显著优势。日本赛马垄断日本杯的背后,实则是其在世界马坛的崛起与崭露头角,充分彰显了日本赛马产业的实力与潜力。
02
「日本赛马的发展」
The second part
目前,在日本,已有超过二十个具备十万人规模的大型赛马场,每年举办赛事数量超过一万五千场。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曾一度成为全球赛马比赛奖金总额和投注额最 高的国家,其赛马产业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即便是土地资源极其紧缺的日本首都东京,也设有规模宏大的大井竞马场,足见赛马在日本的重要地位。
至于日本赛马文化何以如此深入人心,这背后无疑与其赛马产业从遭受外国马匹压制到最终实现崛起的曲折历程紧密相连。
在90年代,日本赛马业得到了大力发展,此后,日本本土马在大部分日本杯赛事中展现出了卓越的实力,成功捍卫了荣誉。这充分证明,即便在先天条件并不占据优势的情况下,日本依然有能力培育出世界顶 级的赛马选手。
或许正是这些杰出的赛马所展现出的精神风貌,在所谓的泡沫经济后“失去的十年”里,日本赛马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迎来了其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一时期,众多动人的赛马故事在大街小巷广为流传:有战绩辉煌的“皇帝”,有不屈不挠的“东海帝王”,有深受平民喜爱的明星“小栗帽”,有以出奇制胜著称的“米浴”,还有沉默而坚定的“无声铃鹿”,以及始终奔跑不息的“春乌拉拉”……这些赛马如同璀璨的偶像一般,以其奔跑的英姿为困境中的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梦想与希望。
长期以来,对于无法直接沟通的赛马而言,人们仅能凭借它们的举止行为来揣测其内心世界——它们在训练时可能表现出惰性,获胜时流露出喜悦之情,受伤时则显现出痛苦,失利时或许心怀不甘,甚至以泪洗面。然而,随着《赛马娘》这一作品的诞生,这些情感得以通过形象生动、可爱动人的马娘形象得以具象化展现。
正是基于此,将赛马以偶像化的女性形象呈现,不仅没有给人突兀之感,反而更加贴近了人们对这些马匹的情感投射。这些赛场上的骏马,似乎已不再仅仅是赌博的工具,而是成为了日本民众情感寄托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实世界的赛马活动中,其残酷程度往往远超动漫与影视作品的描绘。某些赛驹在激烈的竞赛中,甚至因失足而摔伤,最终不幸离世。日本人对于赛马的深厚热爱以及他们对于这些马驹所持有的特殊情感,或许只有亲自踏入真正的日本赛马场,方能一窥其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