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乘坐电车时,众多乘客倾向于取出随身携带的书籍进行阅读。尽管此类场景在全球范围内屡见不鲜,但细致观察之下,不难发现日本人所阅读的书籍多数被精心包裹了书皮。
对于许多人而言,给书包书皮的记忆往往定格在学生时代,然而在日本,这一行为却跨越了年龄界限,成为了一种普遍且深入人心的习惯。
日本文化独特且多元,其中给书包书皮的习惯也折射出日本人的某些性格和心理特质。除了深受文化背景影响的原因外,是否还有其他外在因素在起作用呢?
01
保护书籍
日本的主流信仰之一“神道教”包含着万物有灵的思想,带着这种信仰长大的日本人,大都养成了爱惜身边事物的习惯。
虽然现在的大部分书籍都有外封保护,但是日本人依然会选择给书包上书皮,仿佛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仪式。这也是为什么,日本的二手书市场十分兴盛,而且其中有许多如同新书一样的二手书。
02
不想被看到书的标题
如今许多出版公司在出版新书时为了吸引读者,往往会有标题党的倾向,有时明明是正常的内容,标题却剑走偏锋。
而日本人又有着过于在意他人眼光的特性,这就导致许多人不想被别人看到自己阅读的书的标题。
比如下图中的书,明明是讲上班族的劳动法入门,却又印着“做到什么地步就会被炒鱿鱼”。在公共场合举着这样一本书,真的很难不被议论呢。
除此之外,一些人也会担心因为书名而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担忧。
比如下面这本很有名的《被讨厌的勇气》,如果被家里人看到很可能被误以为遭到了校园霸凌或职场霸凌。
综上所述,书皮的的确确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读书人的隐私,也少了一些解释的麻烦吧。
03
宣传书店
在日本的书店,一般来说都会提供免费的包书皮服务,书皮也是免费的。客人在得知这一信息时,也会倾向于选择接受这种服务。
从店家的角度来看,虽然需要提供包书皮的额外服务,但是印在书皮上的店名和logo也在无形中为书店进行了宣传。
一些小众的特色书店还会推出多种十分有设计感的书皮以供客人选择,这种既能增强客户体验又能为店家做宣传的书皮可谓是一箭双雕了。
04
区分结过账和未结账书籍
其实,书店给买书的客人免费包书皮的背后,还有一个一般人很难联想到的理由。
因为现在人们大多都没有保留小票的习惯,所以店家看到客人拿着本店出售的商品时,难以分辨商品是否已结过账,而书皮就是象征着这本书已结账的明显标志。
这种现象在日本的其他零售行业也十分普遍,比如便利店。
在便利店结账时店员会询问客人是否需要袋子,此处的袋子除了可以用来装商品外,同时也代表了内部商品结过账的状态。
如果只是一瓶饮料这样不需要袋子的小件商品,店员会在商品的条形码上贴上代表结过账的胶带。
上述即为几个日本人常见的给书包书皮的原因。对于日本国民而言,这一习惯可能显得极其寻常,然而,从外部视角审视,我们能够洞察到这一习惯背后所蕴含的,从国民性格到社会规范等一系列深层次的原因,确实颇具趣味性和研究价值。
喜欢读书的小伙伴们,有机会来日本的话,一定不要错过这些超级精美的书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