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强调的是,“经济”、“形而上学”和“法律”等词汇,并非源自我国本土,而是源于日本。
除了这些词汇,汉语中确实还存在其他一些来自日语的外来词。这些词汇的存在,主要是由于历史、文化交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在过去的历史时期,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许多日本的文化、思想、制度等被引入中国,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词汇。
至于这些日语外来词是如何进入中国人的日常用语中,主要得益于社会的广泛接受和语言的自然演变。当这些词汇在中文中逐渐被接受并广泛使用,它们便融入了中文的词汇体系,成为了中文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有必要探讨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词,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历史,还能增进我们对语言演变和词汇发展的理解。
武汉新东方日语暑期班正火热开班中,想趁暑假学习日语的同学快来加入我们吧!
中日外来语的前生今世
语言的相互影响不仅体现在词汇的交流层面,它实际上更是经济文化交流的一种折射,这种交流背后有着深厚的背景和复杂的原因。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任何语言的发展都不可能完全封闭,而是与其他语言相互交融、相互影响。这种交融的一个显著体现便是不同民族语言中存在着相互借用的词汇,以此来丰富自身的语言表达。
以日语为例,其词汇按词源分类,可分为四大类,即:和语【わご】、汉语【かんご】、外来语【がいらいご】,以及由多种语言成分复合组成的混种语【こんしゅご】。这些分类体现了日语词汇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也展示了语言间相互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度。
从学术角度出发,日语的形成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受到了汉语的显著影响。汉语对日语的演变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日本在吸收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平假名和片假名两种独特的文字系统,并且,他们根据汉语的词汇构造规律,进一步衍生出和制汉语和国字,这些均为日语从汉语中借鉴词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自明治维新以降,因西方文化的渗透,日语中涌现了显著数量的外来语。这些外来语主要指的是自十六世纪起,从汉语以外的其他外语中吸收并融入日语的词汇,其中尤以英美语系词汇为主。这些外来语的形成,是在近代引进欧美文化的过程中持续发展的结果。
在近代时期,汉字出现了从日本重新传入中国的现象。这一转变是历史进程中社会发展、民族间交往和文化传播所促成的语言相互影响和渗透的必然结果。汉语在吸收外来词汇方面拥有悠久的历史,自西汉起,便与中亚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纵观中国历史,有三次显著的外来语引进高潮。首先,当佛教流入中国时,从印度引入了一批外来词汇;其次,鸦片战争之后至建国前,受欧美文化影响,再次引进了一些外来语,尽管其规模和影响范围相对有限;最后,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汉语再次出现了引进外来语的现象。
在今日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中国与世界多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广泛交流,外来词汇的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为汉语增添了活力。
外来语为何得以被接受
一般而言,经济与文化相对更为发达的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往往对相对欠发达民族的语言产生显著影响。自鸦片战争之后的一个世纪里,中日两国均踏上了向西方学习的道路,各自致力于实现近代化转型。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深入学习了欧洲近代文明,广泛翻译了涉及科技、政治、经济、哲学等多个领域的西方著作。相比之下,中国在鸦片战争后虽也开始翻译西学著作,但在数量上明显滞后于日本。鉴于此,中国选择派遣留学生赴日本学习,以期吸收西方的先进技术与文化。
在此背景下,中日文化开始了逆向交流。大量的日语词汇通过广泛的翻译和引介,融入了现代汉语之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些词汇或基于汉字创造新词,或赋予旧词新的含义,涵盖了多个领域,极大地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体系,并提升了其表现力。
据《现代汉语外来词研究》一书统计,现代汉语中共有外来词1270个,其中源自日语的词汇达459个,来自英语的词汇为547个,法语词汇78个。
经理:原义为“会计”,现在用作“企业主管人或者是经营”。
料理:原义为“办理”,近年来也有“菜、烹 饪”的意思了。
检讨: 原义是“研讨”,现转为“对自己的思想、生活等方面的缺点进行检查”。
人气:原义为在股票市场上专用的“很受欢迎”的意思。现在也含有“有人缘,人气旺”的意思。
取缔:原义“管理”,现在意思是“撤销、废除”。
写真:日文意思是“照片”。但中文中则指“明星艺人等的个人特写照片集”。
批评:意为“对事物的评价”,现在用作“批判、责备”。
在语音层面,汉语仅有限地吸收了一部分日语词汇,此类借词数量相对较少,典型如“榻榻咪”和“寿司”。此外,日语与汉语在文字方面有着深厚的联系,其中日语中的借词因符合汉语的习惯,使得从日本引入中国的词汇在中国社会中易于被接受,并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词汇的多数源头为港台用语。由于港台地区较多地接受日本文化,因此吸收了大量的日本词汇,诸如“人气”、“料理”、“寿司”、“营业中”、“动漫”、“卡拉OK”、“新人类”、“追星族”、“公务员”以及“移动电话”等,均体现了这一文化交流的痕迹。
结语
在全球化交流日益紧密的当代社会,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实施和全民文化素养的显著提升,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呈现井喷式增长,外来语的涌现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并将逐步融入汉语之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尽管汉语与日语分属不同的语系,但由于地理相近及文化交流的深厚历史背景,两者在持续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相互影响、互为促进,为人类语言文化的繁荣进步提供了持久且坚实的动力。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有没有一些小小的收获呢?如果你想深入学习日语的话,
武汉新东方日语暑期班正火热开班中,想趁暑假学习日语的同学快来加入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