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日语学习和已经在日本留学的同学们,有了解过日本的卡拉OK吗?
卡拉OK,源自日文「カラオケ」。
它的命名源于“卡拉OK”这一术语,结合了日语“空”(kara-から,意为“空的”)和英语“orchestra”(意为“管弦乐队”——日语音译为オ—ケストラ——缩写为“OK”),意味着“没有管弦乐队”的伴奏。
卡拉OK机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够在没有真正管弦乐队的情况下,依然享受到伴奏音乐,仿佛置身于乐队伴奏之中歌唱。
普遍认为卡拉OK是由井上大佑发明的。
井上大佑年轻时在神户的一家夜总会乐队担任鼓手,尽管他不识谱,却必须将每一首曲子熟记于心。
然而,随着新曲目数量的增加,记忆变得愈发困难。他梦想着如果有一种机器能够自动演奏这些曲目该有多好,于是他便着手发明了这样一台机器。
这台原型机配备了两个麦克风、一个扩音器以及一个投币箱,顾客投入硬币后,机器便能自动播放音乐。
对于井上大佑而言,他仅仅是将创新的构想付诸实践,并未为卡拉OK这一发明申请专利。
结果,尽管卡拉OK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他却未能从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若当初他申请了专利,他或许会成为亿万富翁。
尽管如此,井上大佑表示,他对于自己发明并推广卡拉OK感到无比自豪,认为这是他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美国《时代》杂志曾将卡拉OK的发明者井上大佑列为“20世纪亚洲最 具影响力的20人”之一,理由是“他改变了亚洲的夜晚”。
1989年,北京首次出现了卡拉OK歌舞厅,到了90年代,大陆的卡拉OK场所已经变得随处可见。1996年,量贩KTV的概念在中国兴起。
时至今日,卡拉OK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社交和放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转变了人们的娱乐习惯,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音乐产业的繁荣。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卡拉OK也在持续演变,我们期待它未来能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欢乐。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怎么样,有没有了解更多呢?如果你在日语学习中遇到困难和瓶颈,或者在日本留学申请上有疑问,欢迎来武汉新东方第二外语,我们的老师会给你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