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身份证作为证明公民身份的重要文件,对于每位中国公民而言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身份证的使用极为普遍,无论是乘坐各类交通工具,还是参与考试、办理酒店入住、参观博物馆等,均需出示身份证以供核实身份。
若身份证不慎遗失,在国内将面临一系列的不便。尽管其他证件如驾驶证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暂时替代身份证的功能,但它们并未获得普遍认可。
对于我们这些习惯了使用身份证的人来说,失去身份证可能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然而在日本,这却是司空见惯的常态。尽管日本实行户籍制度,但日本国民并不持有户口本和身份证。在购房、就业、求学等事务上,他们不受地域和户籍的限制。
那么,为何日本人没有身份证呢?
01
为何日本人没有身份证?
首先,日本地域并不大,人口也不算多,因此管理起来并不像中国那么复杂,身份证对于人口管理来说并不是十分必要。
其次,战争时期日本政府为了调度粮食强制紧缩普通民众的粮食额度,要求男女老幼都要在一块白布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住址、生日等多项个人信息,作为身份证明之用,要将白布缝在衣服的左胸前。
而这块白布的作用除了作为配给粮食的证明外,也方便认尸。因为战争期间随时都会发生空袭,所以这块白布也会用在抢救或认尸上。
不过由于当时有些人会捡尸体名字盗用抚恤金,这之后日本人对于集和个人信息、身份控管有关的政策都变得敏感。
因此就算2015年通过了发放“マイナンバーカード(my number card,类似我国身份证)”的相关法律,也还是有许多日本人不愿意领取。甚至还有部分市民起诉政府,认为利用“マイナンバーカード”擅自收集个人信息是违反宪法。
NTT数据经营研究所在2021年6月,对20-60岁的1000名日本人实施了问卷调查,了解为何不领取“マイナンバーカード”的理由,前三位的理由是:
1、有其他可以证明身份的东西,譬如驾照、健康保险证、外国人在留卡、公司职员证等;
2、担心泄露个人信息,让政府机关和企业掌握更多个人隐私;
3、没有“マイナンバーカード”也不影响自己的生活。在日本,搭乘飞机、坐新干线列车、住酒店、办手机等,均不要求填写和出示身份证件。
02
日本人平时用什么证明身份?
或许有人会感到好奇,若无身份证,日本人通常采用何种方式来证实自己的身份?实际上,前文提及的理由中已经包含了答案。最普遍的做法是出示驾驶执照和健康保险证,后者与我国的医疗保险卡功能相似。
01 驾照
驾照的日文为「運転免許証」,上面除了个人基本资料外,还会有个人的照片与12位数的号码,由于需要定期更新,算是日本人最常用来当作身份证明的证件,甚至凭驾照就能在便利商店的ATM进行开户。
日本三十岁到五十岁之间的人,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有驾照的,老人的话六十岁以上的驾照持有率为百分之八十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百分之六十五持有驾照。驾照上面还有照片,因此可以满足大多数情况下验证身份的需求。
02 国民健康保险证
而国民健康保险证则几乎人人都有,日文名为「国民健康保険証」。工作的时候有公司的医保组织,没有工作的时候就可以参加日本政府的医保组织,叫做“国民健康保险”。
当然国民健康保险也是要交钱的,但是如果你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的话可以申请失业或低收入,只是相应的每个月的保险费也会非常低。所以在日本基本人人都有医保卡。
除了这两种最常用的身份证明,还有一些可以在政府部门开的身份证明文件,比如说住民票。
03 住民票
住民票和中国的户口本差不多,也有11位数的编号,不论是否为外国人,只要到了日本需要先到市区役所(区公所)拿到一张住民票,上面会记载个人的现居地址、国籍、出生年月日等基本资料,也是政府用来划分税务、社会福利、灾害对策区域的基本资料。
驾照和医保卡主要用于日常生活方面,但是如果遇到大事,比如说结婚买房子,就要去政府部门开住民票,进一步证明身份,还有住院的时候也需要这个住民票。
04 户籍页本
除了住民票还有一个身份证明文件叫做户籍页本,也是需要去政府部门开的。在日本这是最正式、记载最详细的身份证明文件,里面也会记载你的祖籍是哪里,用于非常重要的场合,比如公证遗言书、继承遗产、申请养老金。
目前日本政府仍在大力推广“マイナンバーカード”的使用,并采取了各种政策。
比如在口罩期间,使用“マイナンバーカード”申请补偿金10万日元可以优先拨付、以及启用健保卡等功能,最多可以获得等同2万日元的Paypay点数等政策。
但现在“マイナンバーカード”的持有率仍只有七成多,未来日本政府要如何普及“身份证”,并以此提高行政效率也是十分值得好奇。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怎么样,有没有了解更多呢?如果你在日语学习中遇到困难和瓶颈,或者在日本留学申请上有疑问,欢迎来武汉新东方第二外语,我们的老师会给你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