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日本岐阜县飞驒高山地区的「白川乡」,因其壮丽的雪景与别具一格的房屋造型而享有盛名。这些房屋散发着浓郁的原始风情,在雪花飘洒、灯火阑珊的映衬下,宛如童话世界的真实再现。
值得注意的是,白川乡的建筑风格显著区别于其他东亚传统建筑。那么,这种独特的房屋构造是如何形成的?又为何唯独在白川乡得以保留与展现?
1
在正式介绍房屋结构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白川乡所在地区的气候。飞驒高山地区地处日本中部,冬天从日本海飘来的潮湿空气遇到高山很容易形成暴雪天气,因此这里也是日本雪量最大的地区之一。
而为了应对极端的雨雪天气,比如让房顶的除雪工作更加方便,自江户时期开始人们便在这一地区建造大倾角的“合掌造”结构房屋。
顾名思义,“合掌造”的命名源自屋顶如同两个合起来的手掌结构。合掌造屋顶的原材是防水性很好的茅草,在德国和北欧等国家也能找到这种材料的屋顶。
2
白川乡的合掌造的独特之处,便在于大到夸张的倾角,从45°开始,最大可以达到60°。
除了应对雨雪,白川乡自江户时期兴起养蚕业,而合掌造的大屋顶可以使房屋内部形成多层,也为养蚕业开辟出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虽然日本养蚕业如今已经逐渐衰退,但是在白川乡还是可以参观到传统的养蚕过程。
甚至连祈祷蚕丝丰收的“蚕饲祭”的传统都被当地居民保留了下来。
其实合掌造的房屋本身,也促进了当地居民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将人们团结在了一起。
合掌造的房子因为屋顶铺满了茅草,而一旦遇上雨雪天气茅草也会随之掉落。这意味着每隔一两年房子就需要修缮屋顶,换上新的茅草。
由于整个修缮工程量十分巨大,仅凭一家几口人是很难完成的。因此每当村里哪户人家到了换屋顶的时期,全村人都会齐心协力,一同上阵。
当地人还给这样的现象命名为“结”,象征了在与自然抗衡之中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强大纽带。
尽管白川乡的合掌造房屋历史相对较短,然而其却深刻体现了民间智慧的世代传承,蕴藏着浓郁的人文情感。这或许正是白川乡除了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外,被赋予世界文化遗产地位的关键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