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日本上班族的职场潜规则,无论是外国人还是日本人本身,都对这些无形的职场规范感到既爱又恨。这些规则在学校里并未教授,也没有明确的书面规定,完全依赖于个人的领悟和机缘。
今天,我将分享几个例子,能否掌握其中的精髓,就要看各位的领悟能力了。同时,这也为那些考虑在日本工作的朋友们提供了一个体验的机会,看看作为中国人的你是否能在这些潜规则中游刃有余。
首先,
**繁琐的礼貌用语**
在与日本人共事的过程中,你一定已经意识到,“敬语”是职场沟通的必备工具。无论内容多么简单,都必须将其复杂化,以显示周到的礼节。学习过敬语的人都知道,一个冗长的敬语句子中,真正的重点往往只在其中几个词上。
例如,日语中的敬语“しばらくお待ちいただけませんか”(请稍等一下),长达15个字,其核心意思不过是“待ってください”(请等一下)。如果翻译成中文,更是简洁到“请稍后!”。在日本网站上,关于“待ってください”在职场上的使用方法,就有数十万条相关搜索结果。这表明,敬语的使用不仅让外国人感到困惑,就连日本人自己也未必能运用自如。
其次,
**表面的客气与背后的含义**
日本人在言谈中的客气程度,恐怕连我们中国人都难以企及。以一个简单的询问为例,中国人通常会直接问对方“你要不要做这件事情?”而对方需要给出明确的肯定或否定回答。
然而,日本人的习惯是以“为对方保留选择”为出发点,避免强迫对方做出决定,因为他们认为过于直接可能会伤害到对方的感情,这是不礼貌的。
例如,上司要求下属出差时,上司会客气地问:“某某桑,下个礼拜可以请你去某地出差吗?”这时,喜欢直接沟通的中国人可能会认真考虑并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愿。但在日本,上司的真正意图是要求你去,而不是真的在征询你的意见。(如果你认真了,就输了)
最后,
**下班后的职场生存战**
这些潜规则不仅存在于工作场所,甚至下班后也无法逃避。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集体生活的民族,因此学会成为团队的一部分是人生的重要课题。比如下班后的“飲み会”(聚餐),它绝不仅仅是喝酒聊天那么简单,更是维护同事间关系的重要时刻。
在居酒屋的聚会中,能否喝酒并不是重点(当然,会喝酒的人通常会喝个不停),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融入团队才是关键。甚至在聚餐中的表现,也会影响你在团队中的角色和地位。
如果你经常拒绝参加这类聚会,可能会被视为不合群。如果根本没有人邀请你参加,那就更糟了,因为这意味着大家会直接忽视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委婉地表达自己,将伤害降到最低,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到未来进入日企职场的你。
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与新东方的老师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给你一些专业性的建议,我们日语班级中也有正在日企工作,来进行日语学习以帮助自己在公司顺利发展的同学,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