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注意!大使馆紧急预警:这些电信诈骗套路务必警惕-新东方前途出国

您的位置: 首页>顾问中心>韦柳蓉>日志>留学生注意!大使馆紧急预警:这些电信诈骗套路务必警惕

欢迎向我提问

*顾问预计24小时内解答,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您

韦柳蓉

韦柳蓉

英国部咨询顾问

    获取验证码
    向TA提问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南宁 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继续向韦柳蓉提问 >
    预览结束
    填写信息下载完整版手册
    获取验证码
    一键解锁留学手册
    在线咨询
    免费评估
    留学评估助力院校申请
    立即评估
    定制方案
    费用计算
    留学费用计算器
    电话咨询
    预约回电

    顾问将于15分钟内回电

    获取验证码
    立即预约
    咨询热线

    小语种欧亚留学
    400-650-0116

    导航

    留学生注意!大使馆紧急预警:这些电信诈骗套路务必警惕

    • 本科
    • 留学新闻
    2025-08-09

    一、假冒大使馆 / 警方类诈骗:官方外衣下的陷阱

    这类诈骗堪称 “经典款”,骗子往往通过电话广撒网,用改号软件伪装成官方号码,让人难辨真假。

     

    英国留学生王某就曾接到自称 “广州市公安局郑警官” 的来电,对方称王某名下手机卡发送不实短信,牵涉 “国家二级保密案件”。随后要求王某下载 SKYPE 视频软件,进行 24 小时全天监管,还威胁若不配合将被引渡回国,影响学业。在恐惧之下,王某按要求向指定 “安全账户” 转账 100 万元保证金。更令人气愤的是,转账后她还被骗子利用,用自己的银行卡帮对方代收他人保证金,沦为 “工具人”。

     

    反诈提醒:真正的大使馆和警方绝不会通过电话通知涉案、要求转账,更不会让你下载通讯软件进行 “监管”。若接到自称官方的可疑电话,即便号码与官网一致,也要高度警惕 —— 改号软件能轻松实现号码伪装。

    二、恐吓类电信诈骗:利用恐惧心理的操控术

    恐吓类诈骗近年愈发猖獗,骗子精准抓住留学生身处异国他乡、害怕惹麻烦的心理,一步步实施操控。

     

    英国留学生李某接到 “广州警方” 电话,被告知涉嫌跨国洗钱,将被遣返回国调查。对方让她登录所谓 “公安部网站” 查询,输入编号后,屏幕上竟出现了自己的 “通缉令”。紧接着,骗子又怀疑她自导自演 “绑架案” 逃避调查,要求拍摄求救视频 “自证清白”,还骗取了她的微信账号及密码。随后,骗子以 “保密案件” 为由禁止李某与外界联系,同时用她的微信号联系其父母,展示求救视频谎称绑架,索要赎金 500 万元。

     

    反诈提醒:此类骗局的核心是切断你与外界的联系。一旦接到涉及 “非法洗钱”“非法入境” 等恶性案件的电话,务必立刻拉响警报。记住,任何要求你 “保密案情、不准告诉他人” 的说法,都是诈骗的典型特征。

    三、换汇类电信诈骗:小便宜背后的大陷阱

    换汇是留学生的高频需求,也成了骗子的 “重灾区”。这类骗局往往以 “优惠汇率” 为诱饵,让人不知不觉掉入陷阱。

     

    英国留学生张某因日常开销需要兑换英镑,在微信群看到有人发布换汇信息,汇率比正常水平更具吸引力,便立即联系对方。对方发来向其账户汇入 1 万英镑的交易截图后,催促张某尽快转人民币。张某通过微信转账相应款项后,却迟迟没收到英镑,此时才发现已被拉黑,追悔莫及。

     

    反诈提醒:骗子常在微信群频繁更换头像和名字,发布小额换汇需求,用略低的汇率吸引人。很多同学被骗后因损失不大,又觉得 “没走正规途径” 而自认倒霉,这反而助长了骗子的气焰。千万不要贪图小便宜与陌生人私下换汇,被骗后要立即报警,既能争取追回钱款,也能阻止更多人受害。

    四、假冒学校工作人员类诈骗:瞄准新生的信任牌

    留学生尤其是新生,对学校流程不熟悉,容易被假冒的 “学校工作人员” 骗取信任。

     

    英国留学生张某接到自称学校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国际留学生需缴纳保证金,还收到了伪造的学校通知邮件,邮件里附了填写个人信息的链接。张某信以为真,按要求填写信息后,名下银行卡很快出现异常转账,此时再联系对方已无人应答。

     

    反诈提醒:学校的所有通知都会通过官方邮件发送,绝不会通过电话、短信要求缴纳费用,更不会让你点击陌生链接输入银行卡、密码等敏感信息。收到可疑通知时,一定要通过学校官网的官方渠道核实。

    写在最后

    电信诈骗手法不断翻新,但万变不离其宗 —— 无非是利用人们的恐惧、贪念或信任行骗。作为留学生,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 “好事” 和 “坏事”。若遇到可疑情况,多与家人、朋友或学校沟通,也可致信中国驻使馆邮箱反映,使馆会严格保护个人隐私。

     

    希望每一位留学生都能提高反诈意识,远离诈骗陷阱,让留学之路更加安全顺畅! 
    更多详情
    推荐阅读 换一换
    温馨提示

    您当前咨询的 韦柳蓉 顾问,所在分公司为 - ,已为您推荐就近分公司 - 的顾问。

    以下为-分公司顾问:

    继续向韦柳蓉提问
    提交成功

    稍后会有顾问老师反馈评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