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诈骗类型及应对方法
1. 跨国快递 “出问题” 诈骗
- 诈骗手段:诈骗分子会冒充海关工作人员,以你的跨国快递中存在违禁物品、需要缴纳清关费用等为由,要求你提供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或者通过指定链接、账户进行转账缴费,最终达到骗钱的目的。
- 应对技巧:遇到此类情况,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说辞。可以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快递状态,如联系正规的快递公司或当地海关部门进行核实。切勿随意提供个人敏感信息或进行转账操作。
2. 银行卡涉嫌 “违法” 诈骗
- 诈骗手段:骗子会声称你的银行卡涉嫌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甚至可能通过视频让你看到所谓的 “办案场景”,以此获取你的信任。随后,他们会要求你将资金转移到所谓的 “安全账户” 进行核查,从而骗取你的钱财。
- 应对技巧:无论对方如何花言巧语,甚至展示看似真实的视频场景,都不要相信。司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要求当事人转账到所谓的 “安全账户”。如果接到此类电话,应保持冷静,及时挂断,并向当地警方或银行官方咨询核实。
3. 短信 “发错人” 诈骗(杀猪盘前兆)
- 诈骗手段:对方会发送一些类似约时间、约你遛狗等看似发错人的消息,让你误以为对方记错了号码。一旦你回复,对方就会开始与你聊天建立感情,之后逐渐诱导你进行投资、借钱等,实施 “杀猪盘” 诈骗。
- 应对技巧:遇到此类陌生短信,最合适的做法就是无视,不要回复任何信息。避免与陌生陌生人产生不必要的联系,不给骗子可乘之机。
4. 邮件提供 “高薪工作” 诈骗
- 诈骗手段:骗子会通过邮件向你提供一些看似高薪的工作机会,如代付、代缴、实习(intern)等,承诺提供很高的薪水(salary)。在你心动并表示愿意接受工作后,他们会以购买设备、缴纳入职押金等借口为由,让你花钱,从而骗取你的资金。
- 应对技巧:对于邮件中所谓的高薪工作,一定要提高警惕。在寻找工作时,应通过正规的招聘平台或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等渠道,核实工作信息的真实性。不要轻易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更不要随意向陌生账户转账。
总结
出国留学是一段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旅程,而防范诈骗是保障自身财产安全和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前提。希望每一位留学生都能牢记以上诈骗类型和应对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异国他乡平安、顺利地度过留学生活。如果不幸遭遇诈骗,要及时向当地警方报案,并联系学校相关部门寻求帮助。